作者在线搜索
于谦
明
426首诗词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因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谋反有功,得到明宣宗器重,担任明朝山西河南巡抚。明英宗时期,因得罪王振下狱,后释放,起为兵部侍郎。土木之变后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瓦剌兵逼京师,督战,击退之。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英宗得归。天顺元年因“谋逆”罪被冤杀。谥曰忠肃。有《于忠肃集》。与岳飞、张煌言并称“西湖三杰”
生卒年: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
字:廷益
号:节庵
籍贯:明朝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杭州钱塘县
- [明] - 于谦玉垒金城七宝台,絪缊佳气自天开。长依瑞日迎车辇,每逐仁风被草莱。轻带春阴花外度,清随曙色柳边回。广寒宫殿承恩处,曾睹龙文接上台。
- [明] - 于谦甘雨洗尘寰,爽气涤烦襟。参差庭前树,蓊蔚敷繁阴。凯风泠然来,好鸟送佳音。俯瞰池塘水,粼粼清且深。中有双鲤鱼,随波恣浮沉。睹兹节物佳,击节动讴吟。万事毋足论,大化契我心。
- [明] - 于谦天时人事两相关,和气絪缊覆载间。涌地银堆千尺浪,攒空玉立万重山。中郎持节吞毡卧,大将平淮奏凯还。往事悠悠何足论,且祈丰稔解愁颜。
- [明] - 于谦随分生涯一叶舟,利名不到钓竿头。桃香浪暖三春雨,木落江空万顷秋。渭水西风吹鹤发,严滩孤月照羊裘。悠悠往事何须问,酒美鱼鲜醉即休。
- [明] - 于谦霜台寂寂夜无哗,远近边城动鼓笳。客路瀰漫归思远,绛台银烛谩开花。
- [明] - 于谦人皆愁听客中雨,我独喜闻窗外声。报国常怀丰稔念,关心不是别离情。沾濡最爱滋群品,点滴何妨到五更。倏起披衣成兀坐,焚香读易候天明。
- [明] - 于谦冰轮涌出海东头,光映珠帘不上钩。丹桂婆娑微有影,璚楼高爽不胜秋。空遗灵兔千年药,不尽姮娥万古愁。时缺时圆成底事,金樽有酒且相酬。
- [明] - 于谦停杯不饮意如何,更漏沉沉夜半过。宝篆随风香捲雾,金樽映月酒生波。休嫌白发欢娱少,自信青云意气多。扶醉归来清兴阔,乘槎直欲泛银河。
- [明] - 于谦谷日晴明好,丰年信可期。雪消风澹澹,天暖日迟迟。东作因时起,西成与岁宜。忧民无限意,对此暂舒眉。
- [明] - 于谦悠悠远别几经年,极目江南思渺然。客底正劳千里梦,天边忽堕五云笺。得官自愧超迁早,济世深惭学术偏。瞻仰泰山应未遂,马蹄明日又翩翩。
- [明] - 于谦荒台遗址尚嵯峨,过客经游感慨多。逐鹿未倾秦社稷,斩蛇先定汉山河。功臣累见收封爵,猛士谁能为执戈。父老尚知千古事,岂宜重问大风歌。
- [明] - 于谦钟声惊散树头鸦,窗户微明月影斜。镜里衰颜随节换,数茎白发映乌纱。
- [明] - 于谦新法殃民众欲除,金陵强辨欲何如。等閒一语锋铓折,稷契当年岂读书。
- [明] - 于谦烟寺微茫几杵钟,渔村斜映夕阳红。平沙落雁迷轻霭,远浦归帆趁便风。山市微岚孤屿断,江天欲雪暮云同。洞庭月色潇湘雨,想像阴晴似梦中。
- [明] - 于谦明月入我户,清风吹我衣。散步下瑶阶,仰看星斗辉。万籁寂不闻,群动咸息机。啸歌振林薮,鸟雀争分飞。兴尽却归来,此意知者稀。
- [明] - 于谦朦朦淡月映窗纱,坐听严城动鼓笳。自是归期难准信,生憎银烛又开花。
- [明] - 于谦村落甚荒凉,年年苦旱蝗。老翁佣纳债,稚子卖输粮。壁破风生屋,梁颓月堕床。那知官府内,不肯报灾伤。
- [明] - 于谦天风吹我渡黄河,鼓枻中流发棹歌。昨夜一番甘雨降,鱼龙无数沐恩波。
- [明] - 于谦晚来扶病强登楼,迢递山川入远眸。紫塞接连沙漠去,黄河还绕郡城流。天涯芳草重重恨,风外飞花点点愁。往事惊心如梦寐,几回翘首望神州。
- [明] - 于谦散步瑶阶下,庭空不见人。回头顾明月,惟有影随身。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