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怀古
怀旧
抒情
感怀
赞颂
赞美

译文

断崖上有千丈高的孤松,更远处的高处还有松树悬挂的冠冕。
平日里袖手旁观,应该已经休止了,功名真是辛苦。
笑着指点孩子们,人间就像一场醉梦,不要责怪我会惊醒你们。
问剩下多少黄金(或许指的是家产或财富),旁人想说又不说,原来你想的是推却世俗的计算。
叹息过去的芗林旧隐(可能是指某个地方或过去的生活),对着先生您的竹窗松门。
一花一草都让人感到快乐,一觞一咏都显得风流,拄着手杖漫步也显得优雅自在。
野外的马尘土飞扬,从高处往下看,一切都显得那么苍茫辽阔。
回忆当年九老图中的人们,我恨他们忘了画上盘园的路。

赏析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以"断崖千丈孤松"开篇,展现出一种坚韧不屈的孤高意境。"挂冠更在松高处"进一步强调了主人公的隐逸之志,他选择在崇高的松树之上,远离尘世的功名利禄。"平生袖手,故应休矣"表达了他对功名的淡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笑指儿曹,人间醉梦,莫嗔惊汝",诗人以轻松的口吻告诉世人,他已经看破红尘,不再为世俗的追求所扰。接下来,他提到放弃财富,回归田园,过着简朴的生活,这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和对自然的热爱。"叹息芗林旧隐",诗人怀念过去的隐居生活,竹窗松户,一花一草,与朋友们饮酒赋诗,自在风流。然而,面对尘世的喧嚣,他从高空俯瞰,感叹人生如野马尘埃般短暂。最后,他遗憾地回忆起自己曾经错过的田园生活,忘记在画卷中描绘那宁静的盘园之路。整体来看,这首《水龙吟》通过描绘隐士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功名的厌倦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辛弃疾的词作往往豪放激昂,而此词则展现了他另一面的深沉和内敛。

辛弃疾

762首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开禧北伐前后,相继被起用为绍兴知府、镇江知府、枢密都承旨等职。开禧三年(1207年),辛弃疾病逝,年六十八。后赠少师,谥号“忠敏”。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备受排挤、壮志难酬。但他恢复中原的爱国信念始终没有动摇,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