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写景
山水
抒情
哲理
咏物
赞美

译文

一汪清泉流入古老的寺庙,三个赤色的石头围成了一个方池。
在山势决断之处,水流奔涌,阳光照耀下,石头仿佛在流动金子。
你看这廉泉,不增不减,永远如此。
泉水清澈如玉色透亮,金沙闪烁,光彩夺目。
我来到古亭前,手拿石铫(一种古代的茶具),相伴而行。
叫来童子试试新茶,用活火烹煮出奇妙的香气。
第一口咽下,喉咙就感到舒适;再品一口,心神就感到愉悦。
一阵清风吹来,感觉如玉液流进华池一般清爽。
回忆起我最初的心境,就像与水共处一桌一样平静。
心中的清泉本来就没有事情(指心境纯净无杂念),何必要与希夷、齐物论(两种哲学思想)相比较呢?
泉已经得到了强烈的名声,更何况还有那些关于是非的争论呢?
对此我只是一笑而过,对于这种贪廉(贪心与清廉)的争论我并不清楚。

赏析

这首诗名为《廉泉》,是宋代诗人黄大受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古寺清泉的画面,以"一泓落古寺,三赤开方池"起笔,展现出古朴而宁静的环境。诗人通过"怀山决渎后,烁石流金时",寓言般地描述了泉水的源头和力量,暗示其清澈透明,能洗涤心灵。接着,诗人将廉泉比喻为"炯炯玉色透,灿灿金沙辉",赞美其纯净如玉,明亮似金,表达了对廉洁美德的崇尚。在品茗的场景中,诗人享受着泉水泡制的新茶,感受其带来的清新与愉悦,"一咽利喉吻,再啜心神怡",体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沉醉。最后,诗人借"泠然清风来,玉液通华池"表达出心境的清明,认为人之初性本善,无需追求道家的玄妙,"心泉本无事,何必希夷齐"。他认为,真正的廉洁无需刻意标榜,"曰泉已强名,况复有是非",一切顺其自然,超脱于世俗的是非判断。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自然景色,又寓含了深刻的道德寓意,展现了诗人对廉洁美德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