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抒情
春天写景
佳节
春日
赞美抒情
无题写景

译文

每年春天总是寒气逼人,让客人感到寒冷,但今年的春天似乎比往年更早到来,并没有一半的寒冷。
不知不觉中,岁月已逝,回过头来已是一年过去,这时需要擦亮眼睛,期待着即将到来的花开。
竞相追逐新鲜事物的游女们插着美丽的垂鬓旗,而学识渊博的先生依然以日光般的恒常目光审察盘旋着的旋转木马。
从今以后不再担忧春天的风雪困扰,可以拄着藜杖随时去拜访苏端。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次韵张迪功春日》,通过对春日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期待。首句“年年春日寒欺客”写出了往昔春天里客居他乡时常感受到的寒冷,而“今日春无一半寒”则传达出今年春天的温暖对比,给人以惊喜。接下来,“不觉转头逢岁换,便须揩目待花看”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以及对春天美景的急切期待。“争新游女幡垂鬓,依旧先生日照盘”通过描绘游女们欢庆春日的新鲜景象和先生们静观花开花落的闲适,展现了春天的活力与宁静。最后两句“从此不忧风雪厄,杖藜时可过苏端”,诗人表达出在春暖花开之际,即使面临风雪困厄,也能以乐观的心态欣赏生活,期待在杖藜漫步中度过美好的时光,流露出对友人张迪功的祝福之意。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陈与义

657首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汉族,其先祖居京兆(今陕西西安),自曾祖陈希亮从眉州迁居洛阳,故为洛(今河南洛阳)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汉族,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同时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猜您喜欢

去思堂会饮得春字
宋·欧阳修
世事纷然百态新,西冈一醉十三春。自惭白发随年少,犹把金钟劝主人。黄鸟乱飞深夏木,红榴初发艳清晨。佳时易失闲难得,有酒重来莫厌频。
王持中读余近诗跋以五绝因次其韵(其一)
宋·吴则礼
秃发敢言文字工,半生端在羁旅中。君诗底物似妙丽,堕蕊起舞春濛濛。
偕叶损轩大庄夜谈
清·黄遵宪
频岁华胥睡味酣,又扶残醉到江南。更无旧雨谁堪语?欲访名山奈未谙。花尚含苞春过半,月刚留影夜初三。丁当檐铁君休问,抽得闲身且絮谭。
有道流过门留与之语颇异口占赠之
宋·陆游
万里纵横自在身,偶然来看剡溪春。取将月去闲娱客,携得云归远寄人。缩地不妨游汗漫,移山随处对嶙峋。须君更出囊中剑,一为关河洗虏尘。
长安即事寄友人
唐·李远
绮陌千年思断蓬,今来还宿凤城东。瑶台钟鼓长依旧,巫峡烟花自不同。千结故心为怨网,万条新景作愁笼。何时更伴刘郎去,却见夭桃满树红。
同段德光夜酌
明·康海
白日西南驰,人生直如寄。芳林春风发,百物畅以萃。君心谐金石,良晤成斯醉。于焉弥欢洽,倏忽老将至。孔蹠今安存,何须辨真伪。
兰亭诗
魏晋·魏滂
三春陶和气,恨物齐一欢。明后欣时丰,驾言映清澜。亹亹德音畅,萧萧遗世难。望岩愧脱屣,临川谢揭竿。
青玉案·和友人寿席
元·刘诜
春来十日春多少。扶路金钗试灯早。旋剪寿幡飞蝶小。东家垂柳,西家明月,风物年年好。种桃三千今馀九,谁道桃花笑人老。万事浮云如过鸟。浣溪佳句,柴桑新酒,天地何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