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
山
永
安
寺
二
首
(
其
一
)
幽
岩
绝
壑
倚
云
齐
,
杰
阁
危
楼
望
眼
迷
。
山
势
浑
雄
龙
虎
踞
,
树
阴
深
蔚
鸟
乌
啼
。
碑
存
金
志
犹
堪
读
,
寺
始
唐
家
竟
莫
稽
。
此
日
清
游
天
所
借
,
明
朝
驴
背
听
晨
鸡
。
山水写景
秋天的景色
写山的词
咏物
怀古
抒情
记游
译文
幽深的岩壑与云齐高,高耸的楼阁与杰出的建筑令人眼花缭乱。
山势雄浑,如同龙虎盘踞,树木的阴影深邃而繁茂,鸟儿啼叫。
碑文上保存着金志仍可阅读,但寺庙的起源来自唐代却无法考证。
今天的清幽之游是上天所赐,明天我将骑着驴子听晨鸡报晓。
赏析
这首元代刘鹗的《香山永安寺二首(其一)》描绘了一幅山川寺庙的壮丽景象。首句“幽岩绝壑倚云齐”,写出了山势之险峻,岩石高耸入云,仿佛与天空相接。接下来的“杰阁危楼望眼迷”,则通过描绘高阁危楼,展现出登高远眺时的视野开阔和景色迷人。“山势浑雄龙虎踞”运用了比喻,将山势比作龙虎盘踞,形象生动地描绘出山的威严与气势。而“树阴深蔚鸟乌啼”则描绘了山中树木葱郁,鸟儿鸣叫的生机盎然之景。“碑存金志犹堪读,寺始唐家竟莫稽”两句,一方面赞美了寺庙历史的悠久,碑文虽历经岁月仍有可读之处;另一方面也暗示了寺的建立可以追溯到唐代,但具体细节难以考证。最后,“此日清游天所借,明朝驴背听晨鸡”表达了诗人当下在此地游玩的愉悦心情,期待着第二天清晨骑驴继续欣赏美景,享受这份大自然的恩赐。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香山永安寺的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喜爱和对历史的敬畏之情。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醉中作
宋·陆游
名酝羔儿拆密封,香粳玉粒出新舂。披绵珍䱹经旬熟,斫雪双螯洗手供。吟罢欲沉江渚月,梦回初动寺楼钟。炉烟袅袅衣篝暖,未觉家风是老农。
题王元章画梅花
元·熊梦祥
水影晴光为写神,当时已是失天真。一从残角吹新曲,几向寒溪觅故人。缟袂归来犹有月,佩环飞去更无尘。莫言醉魄空离落,信把和羹属大臣。
六言
宋·陈起
破窗有子书鸦,杜门无客尝茶。春事应怜幽独,隔墙飞过杨花。
雨中(其三)
元末明初·蓝仁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