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山水
地点
怀古
读书
赞美
秋天
地点
地名
山水中的自然物
抒情感

译文

蜿蜒曲折的苍虬盘踞在吴兴的千山屏障中,这里的水流与洛水边并无太大差异。
居住在沈郎的青桂树旁,诗歌写成了柳恽白蘋洲上的景色。
石门后的幽深之地,锁着因雨滴而更加神秘的藤萝。而在山中,秋天则常常出现在我们打开装满各种事物(可能是各种物品或草药)的箱子里。
政府已经赐予你高官厚禄,你是否愿意致力于农业的发展,如同询问营丘的先贤们一样?

赏析

此诗描绘了吴兴山水之美与读书台的雅致。首联“吴兴千嶂拥苍虬,二水何殊洛涘游”以“千嶂”、“苍虬”、“二水”、“洛涘游”等意象,展现了吴兴山川的壮丽与水道的蜿蜒,仿佛让人置身于那秀丽的江南风光之中。颔联“家傍沈郎青桂树,诗成柳恽白蘋洲”则通过“沈郎青桂树”和“柳恽白蘋洲”的典故,既赞美了读书台周边环境的清幽,也暗示了在此读书之人如古代文人般才华横溢,诗意盎然。颈联“石门深锁藤萝雨,山笥曾开薜荔秋”进一步渲染了读书台的静谧与自然之美,石门深锁,藤萝细雨,山笥(竹箱)开启,薜荔(一种常绿藤本植物)点缀,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尾联“枢筦借才今赐履,明农谁许问营丘”则表达了对潘中丞(即读书台主人)才能的赞赏与对其生活态度的钦佩,同时也流露出对能在此地享受田园之乐的羡慕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吴兴的自然景观,更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读书台的雅致与主人的高洁品格,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