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

怀
鹿
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僧侣
对话
秋天
石几

译文

第一句“暝色寒栖处,申州古寺门”描述的是夜色寒冷时分的场景,一处栖息之地正对着申州那座古老的寺庙门。
第二句“怀嵩思御鹿,近楚似闻猿”表达了诗人怀念嵩山,想象着驾驭鹿游历其中,又因靠近楚地似乎能听到猿猴的叫声。
第三句“石几空经卷,山钟满给园”的意思为空荡的石桌上散落着佛经,满园回荡的钟声悠扬。
最后一句“僧从贤隐至,相对竟无言”描绘了僧人从贤隐处来访,彼此相对无言的情景。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古寺静谧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暮色中寺庙的冷寂与庄严。首句“暝色寒栖处”,以“瞑色”点明时间,暗含夜幕降临的凉意,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申州古寺门”则将读者引入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古朴的寺庙大门在夜色中显得格外庄重。接下来,“怀嵩思御鹿,近楚似闻猿”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联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怀嵩,可能是指怀念嵩山或某种崇高的理想;御鹿,可能是诗人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近楚似闻猿”,则通过听觉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慨。“石几空经卷,山钟满给园”这两句,通过对寺庙内景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古寺的肃穆与空灵。石几上空置的经卷,象征着修行的静默与专注;而山钟的声音回荡在寺院中,不仅增添了空间的深度,也寓意着佛法的深远与广大。最后,“僧从贤隐至,相对竟无言”一句,以僧人的到来作为收尾,却以“相对竟无言”结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这不仅是对诗人与僧人之间可能交流的省略,也是对内心世界深刻思考的体现。在这样的环境中,对话变得多余,心灵的共鸣与理解已经足够。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深邃、静谧而又充满哲思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寿藏为顾静趣赋
明·史谨
预寻一穴近西州,松梓苍苍接素秋。举世有谁曾不死,此身于我复何忧。穿林每设生前祭,与客当从醉里游。多少学仙头白士,至今无处觅瀛洲。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