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
陈
潜
甫
叶
伯
埙
吴
叔
颐
罗
见
参
吴
伯
纶
罗
曜
文
梁
仲
登
夜
集
吴
氏
池
亭
时
余
将
北
上
得
秋
字
浊
醪
犹
有
鹔
鹴
裘
,
下
马
张
镫
且
暂
留
。
客
路
风
尘
双
短
鬓
,
宦
情
天
地
一
孤
舟
。
袂
分
此
夜
清
溪
月
,
书
寄
何
时
白
雁
秋
。
别
后
荆
南
君
莫
赋
,
肯
令
王
粲
滞
江
楼
。
离别
写景抒情
友情
秋节
夜月
赠别
译文
浊酒尚有鹔鹴毛做成的裘衣(这里用鹔鹴裘代表贵重的衣物),下马后点燃灯火暂时停留。
旅途中风尘仆仆,双鬓斑白,仕途的情怀在天地间就像一叶孤舟。
今夜我们分别后,衣袖间留有清溪的月光,寄信时不知何时能等到白雁传书于秋日。
分别后,在荆南你千万不要写诗抒发离愁,不要让王粲在江楼滞留的情景重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即将北上之际,在友人吴氏池亭夜聚的情景,充满了离别的愁绪与对未来的期许。首联“浊醪犹有鹔鹴裘,下马张镫且暂留。”以“浊醪”和“鹔鹴裘”描绘出聚会的场景,虽酒质普通,衣着简朴,但朋友相聚,气氛热烈。诗人下马点灯,暂时停留,展现了一种随性而自然的生活态度。颔联“客路风尘双短鬓,宦情天地一孤舟。”通过“客路”、“风尘”、“短鬓”、“宦情”、“天地”、“孤舟”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漂泊在外、宦海浮沉的艰辛与孤独。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诗人的外在形象,也深刻揭示了他内心的疲惫与无奈。颈联“袂分此夜清溪月,书寄何时白雁秋。”“袂分”暗示了离别的时刻,“清溪月”营造出宁静而略带伤感的氛围。“书寄”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希望在未来的某个秋天,能够收到友人的书信。这两句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尾联“别后荆南君莫赋,肯令王粲滞江楼。”借用王粲滞留江楼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劝慰,希望他们不必为离别而过于忧愁,暗示了诗人自己也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终有一天能再次相聚。这一联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未来的坚定信念。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聚会场景的描绘、个人情感的抒发以及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离别前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未来和自我命运的深刻思考。
猜您喜欢
藤桥惜别(其三)
明·钟芳
云林气象异红尘,笑谑相忘意味真。不为松楸遂归愿,醉乡长作未醒人。
舟次毗陵朱定国明府遣使邀至沙驮淹留僧舍存款甚殷濒行以手制拙集序兼官俸十千钱见遗赋谢
明·李德丰
明海辞家日,毗陵驻舸时。郎星百里映,驿使一椷驰。捧匣浑疑梦,开筒转觉悲。先邀十日醉,为拭两行洟。别远那忘会,交真讵获辞。舟轻逗急水,夜冷忆朝曦。淅淅风生岸,滔滔浪拍涯。入.....
梧州杂诗(其六)
清·钱澄之
遽有苍梧幸,凄凉别小楼。喜无游宦橐,得上舍人舟。失伴声相识,饱帆夜未收。暗中勤借问,车驾在前头。
更漏子·送孙巨源
宋·苏轼
水涵空,山照市。西汉二疏乡里。新白发,旧黄金。故人恩义深。海东头,山尽处。自古空槎来去。槎有信,赴秋期。使君行不归。
约叔真(其二)
宋·华岳
厄堂有事留司马,凌阁无名问太宗。我且盘桓君且去,归斯千载约芙蓉。
满江红(其一)病中俞山甫教授访别,病起寄之
宋·辛弃疾
曲几蒲团,方丈里、君来问疾。更夜雨、匆匆别去,一杯南北。万事莫侵闲鬓发,百年正要佳眠食。最难忘、此语重殷勤,千金直。西崦路,东岩石。携手处,今陈迹。望重来犹有,旧盟如日。.....
留别刘南洲(其二)
明·解缙
待我悬车返故山,相从吹笛月明间。鹭江螺浦寻渔伴,便胜神仙共往还。
赠洗马袁朗别诗
南北朝·江总
贾谊登朝日,终军对奏年。校文升广内,抚剑入崇贤。奇才殊艳逸,将别更留连。驱车命铙管,拱坐面林泉。池寒稍下雁,木落久无蝉。露浸山扉月,霜开石路烟。高谈无与慰,迟尔报华篇。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