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廿
西
西
写景
春景
桃花
寒食节
节日
情感
抒怀
动物
场景

译文

再往前行,还有许多春天,从第一番花信开始计算起。
西风带来寒冷,东风带来温暖,桃花都记得这些变化。
守候着春天的到来,到了禁烟的时节,春雨如酒醉人,云彩如人酡颜。
担心在玉楼深处,游人还未曾看见,春光又已消逝在一片未知之外。
笑谈着去踏青游玩最好,恐怕看到花时,会因花的美丽而忍不住流泪。
旧时的燕子不再归来,新的黄莺多语,但春情却无人能系住。
到了晚上,凭栏远望,西山映入眼帘,与我相互欣赏对方的美丽。
正是在稀疏的帘子底下,轻阴遮蔽了阳光,蝴蝶儿沉睡未醒。

赏析

这首《水龙吟》描绘了寒食节前后春景的变化与情感的细腻波动。词中以“廿番花信”开篇,巧妙地将二十四番花信风与春日的轮回联系起来,暗示着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更迭。通过“西风做冷,东风做暖”,形象地展现了春风的温和与变化,桃花的生动与记忆,以及春雨的滋润与云彩的沉醉,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诗意的画面。词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春景以生命,如“怕玉楼深处,游人未见,又一片,抛春外”,既表达了对春光易逝的感慨,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被忽视的遗憾。接着,“笑说踏青去好,恐看花、为花凝泪”,则进一步深化了对春天美好瞬间的珍惜与留恋,同时也暗含了对春花易落的哀愁。“旧燕不来,新莺多语,春情谁系?”一句,借鸟语花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春天情感的追寻与寄托。最后,“正疏疏帘底,轻阴不醒,蝶儿清寐”,以轻柔的笔触收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春日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景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张惠言

46首
张惠言(1761~1802)清代词人、散文家。原名一鸣,字皋文,一作皋闻,号茗柯,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乾隆二十六年生,嘉庆七年六月十二日卒。乾隆五十一年举人,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编》。散文家。原名一鸣,一作皋闻。嘉庆四年进士,官编修。少为词赋,深于易学,与惠栋、焦循一同被后世称为“乾嘉易学三大家”。又尝辑《词选》,为常州词派之开山,著有《茗柯文集》

猜您喜欢

渔家傲·福建道中
宋·陈与义
今日山头云欲举。青蛟素凤移时舞。行到石桥闻细雨。听还住。风吹却过溪西去。我欲寻诗宽久旅。桃花落尽春无所。渺渺篮舆穿翠楚。悠然处。高林忽送黄鹂语。
风流子·南徐春暮程昆崙别驾招饮南郊外园亭同方尔止孙豹人谈长益邹程村何雍南程千一赋
清·陈维崧
来时寒食近,且近耳、讵料竟残春。正仆本多愁,何妨作达,官如不醉,遮莫伤神。见此际、酒旗斜唤客,榆叶弱萦人。燕子风前,是何言语,柳条烟里,别样腰身。名园行乐处,追欢笑,何限.....
出郭(其一)
宋·陈造
江县居人寒食下,少在县中多在野。哭声不似笑声长,丽服新妆尽游者。长郊芳草接天绿,我亦行行策罢马。盍簪命醉岂不怀,卑官出入元无假。偶来却胜特来好,触处春光可图画。几日阴寒风.....
有怀刘协中
明·文徵明
东风度幽馆,群鸟相和鸣。念子会无期,茫然过清明。春江芳草远,怀人心目惊。如何多朋友,我独傍山城。岂无樽酒欢,亦有花木荣。所怜异乡物,徒念心怔营。白云度水去,日暮山纵横。倚.....
玉漏迟·记红桥故人春游
明·林鸿
惊鸦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蜡炬香笼准备,惜花起早。翠沼凝脂冰活,呵素手、衬妆初了。香径小。水溶溶,波暖正宜临眺。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更放花朝,日日霁.....
拂水值黄蕴生清明归省感怀一首
明·程嘉燧
山庄水步傍春华,忽送归舟起叹嗟。唐老舍前三月路,沈郎阑畔一年花。近来句好看余子,数去杯宽尚几家。寂寂林塘寒食过,纸钱枯柳乱啼鸦。
池上双凫二首(其二)
唐·吴融
双凫狎得傍池台,戏藻衔蒲远又回。敢为稻粱凌险去,幸无鹰隼触波来。万丝春雨眠时乱,一片浓萍浴处开。不在笼栏夜仍好,月汀星沼剩裴回。
远游
宋·罗椅
因梦吴云赋远游,江花扶柁水悠悠。半轮月散千山影,一叶舟胜万斛愁。天气渐于寒食近,春风祗到牡丹休。水程孤冷难为夜,起吸沧江当拍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