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写花
田园
怀古
抒情
情感
思乡
思忆

译文

堤边的柳树颜色浓烈,只听得到乌鸦的叫声。载着美酒要找谁一起去喝酒呢?
红桥断裂的木板斜在夕阳之外,清澈的池塘已经干涸,草地上青蛙鸣叫。
烟雨中哭泣,雾气笼罩,有谁曾见过一树冷清的梨花?
当时还记得那旧时的繁华景象。回首往事,思绪无边无际。
瑶岛上的仙人已经归去,荒废的台榭、空锁的烟霞都显得寂寞。
寂寞的亭台轩榭,只有流莺独自鸣叫,只有一对燕子剪出斜斜的身影。

赏析

这首《一丛花》描绘了一幅凄美而又充满怀旧之情的画面。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个被时间遗忘的园林景象。“堤边柳色但藏鸦”,开篇即以柳树与乌鸦为引,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柳树的绿意与乌鸦的黑影交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载酒向谁家”一句,将读者引入一个充满遐想的空间。在这样的环境中,饮酒赋诗,似乎成了与世隔绝的雅士之乐。然而,随着“红桥断板斜阳外,清池涸、草长鸣蛙”的描述,这份宁静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荒凉与寂寥。红桥的残破、清池的干涸、草间的蛙鸣,无一不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变迁。“雨泣烟笼,何人曾见,一树冷梨花。”这一句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梨花虽冷,却依然绽放,仿佛在无声地哭泣,表达着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不舍。雨的滴落,烟的缭绕,更添了几分哀愁与凄美。“当时犹记旧繁华。回首思无涯。”诗人通过回忆往昔的繁华,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留恋。然而,面对如今的荒凉,心中涌起的却是无尽的感慨与无奈。“瑶岛仙人归去也,荒台榭、空锁烟霞。”这里运用了神话传说中的瑶岛仙人,象征着那些曾经辉煌的人物或事物,如今已随风而去,只留下空荡的台榭和缭绕的烟霞,作为他们存在的痕迹。“寂寞亭轩,流莺独啭,燕剪一双斜。”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了园林中的亭轩,流莺的独鸣与燕子的穿梭,虽增添了几分生机,但也更加凸显了环境的孤寂与荒凉。燕子的“剪”字,不仅描绘了它们飞行的姿态,也暗含了对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整首词通过对园林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过往繁华与当下荒凉的对比,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记忆的深深怀念。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