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秋日写景
夜景
闺怨情感
怀古抒情

译文

严霜倾泻如水渗透进帘子和窗户的缝隙,寒冷刺骨,只有半壁孤灯独自照亮,发出微弱的光芒。
秋天已经老去,留下络纬虫的哀鸣声,月亮明亮地照耀着,梧桐树的影子也显得瘦弱而疏离。
啼叫的乌鸦似乎有意隔着纱窗发出声音,窗内的人忧愁的眼泪流淌成一对。
遥远的国度中传来孩子们的饥饿哭声,遥远的长江边则滞留着忧虑的心情。
不要再为机杼上的锦字而感到怨恨,暂且织起远行的衣物寄给远方的亲人吧。
如果有人问起此时的心情,那么这满江的春水恐怕也无法表达出我的愁绪之深。

赏析

这首清代张令仪的《秋夜长》描绘了一幅深秋夜晚的画面。首句“严霜倒浸帘栊冷”以严霜侵袭窗户,渲染出秋夜的寒冷,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寂。接着,“半壁孤镫寒耿耿”写孤灯照耀半边墙壁,灯光微弱而持久,进一步强化了孤独感。“秋老啼残络纬声,月明瘦尽梧桐影”两句通过络纬(纺织娘)的残鸣和梧桐树在月光下的清影,增添了凄凉的秋意。"啼乌有意隔纱窗",乌鸦的啼叫似乎有意穿透纱窗,触动了闺中人的愁绪。“窗里愁人泪一双”,泪水与窗外的景象呼应,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后两句“两两饥儿啼下国,迢迢赪尾滞寒江”转而描绘家中的困境,孩子们的啼哭声和乌鸦的滞留,象征着生活的艰辛和离别之苦。诗人劝慰妻子“机中锦字休裁怨,且织征衣还寄远”,希望她暂且放下心中的怨恨,为远方的亲人赶制衣物。最后,诗人以“天涯若问此时愁,一江春水犹嫌浅”作结,将愁情比作滔滔江水,即使满溢也难以形容其深广,形象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和愁苦。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展现了清秋时节闺中人的离愁别绪。

猜您喜欢

早秋夜作
唐·韦庄
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轻飙。莎庭露永琴书润,山郭月明砧杵遥。傍砌绿苔鸣蟋蟀,绕檐红树织蟏蛸。不须更作悲秋赋,王粲辞家鬓已凋。
乐游原
唐·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野兴四首(其一)
宋·陆游
来日无多去日遒,朱颜那肯为人留。檐声点滴无时雨,野气苍茫极目秋。朝出钓鱼来北渚,夜耕驱犊上西畴。此心所要常无愧,寂寞衡门死即休。
初秋
宋·陆游
湿萤相逐照高栋,又见一年风露秋。流落江湖常踽踽,扫平河洛转悠悠。簿书终日了官事,尊酒何时宽客愁。拟倩天风吹梦去,浩歌起舞散花楼。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大醉归南禅弄影月下有作
宋·陆游
昔我变姓名,钓鱼散花洲。有船不用楫,江急听自流。即今客锦城,醉过百花楼。天风吹笋舆,快若凌空游。月露浩无际,指点隘九州。君看尘土中,颇有此乐不。题诗碧玉简,飞仙相答酬。酒.....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