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
朱
奉
化
游
雪
窦
山
色
模
糊
雨
欲
飞
,
入
山
心
事
出
山
非
。
秋
风
绝
顶
何
人
到
,
明
月
双
松
待
鹤
归
。
羡
尔
之
官
还
对
菊
,
与
师
言
别
更
留
衣
。
他
时
尚
有
重
来
约
,
锦
镜
桃
花
树
树
绯
。
写景
山水
抒情
秋景
送别
花
桃花
季节
秋天
明月
译文
第一句“山色模糊雨欲飞,入山心事出山非。”可以翻译为:山色朦胧,细雨欲降,进入山中时心情愉悦,但出山后心情却变了。
第二句“秋风绝顶何人到,明月双松待鹤归。”可以翻译为:秋风吹拂到山顶,这里有没有人到来呢?明月映照着双松,似乎在等待着白鹤归来。
第三句“羡尔之官还对菊,与师言别更留衣。”可以翻译为:羡慕你做官还能面对菊花(这里的“菊”可能代表着高洁的品格),与老师告别时你更是留下了衣物(这可能表示你对他深深的敬意和感激)。
第四句“他时尚有重来约,锦镜桃花树树绯。”可以翻译为:未来还有机会再次相聚,那时锦镜般的桃花将开满每一棵树,我们再相聚时将更加美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朱奉化一同游览雪窦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色、秋风、明月、双松等自然景观,以及与友人的深厚情谊。首联“山色模糊雨欲飞,入山心事出山非。”以模糊的山色和即将飘飞的雨水,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进入山中,原本的计划或期待或许会有所改变,这种变化可能是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也可能是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颔联“秋风绝顶何人到,明月双松待鹤归。”进一步深化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绝顶之上,秋风萧瑟,似乎只有诗人与友人能够共赏这份宁静与壮丽。明月之下,两棵松树静静地等待着仙鹤归来,既象征着高洁与超脱,也寄托了诗人对友情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颈联“羡尔之官还对菊,与师言别更留衣。”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官职的羡慕,同时也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在分别之际,诗人特意留下衣物,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深厚的友谊,也蕴含了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尾联“他时尚有重来约,锦镜桃花树树绯。”预示了未来再次相聚的约定,锦镜般的桃花盛开,色彩鲜艳,预示着友谊的长久和生活的美好。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物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猜您喜欢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虎岩听竹
清·陈玉衡
虎岩名胜本天开,谁种琅玕引我来。为爱谈禅参玉版,却教送韵出花台。声疑风雨秋将半,梦到潇湘冷作回。惟有山僧饶雅趣,伴君洒落绝尘埃。
齐天乐·树园、橘公乘月来过,东坡泛舟赤壁之夕也。客去为词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盟鸥不管今何夜,鹤声露华偏警。去烛听秋,钩帘坠叶,清绝吾庐人境。孤光照岭。看如此江山,也堪乘兴。柳下扁舟,故开图画放吟咏。迎风一笑动竹,素心晨夕数,凉味同永。镜底无尘,尊.....
青鸟泉
唐·张乔
祗此沉仙翼,瑶池似不遥。有声悬翠壁,无势下丹霄。净濑烟霞古,寒原草木凋。山河几更变,幽咽到唐朝。
天界寺
明·蔡羽
秋晨慕虚览,梵宇谢埃郁。前垄未及逾,中林庶款述。入门蹑飕岩,循隩多扃坰。紫院阴霞兴,瑶阶锦苔出。问柏知僧年,藉花荫佛日。昼憩夕忘返,神恬形寡役。忏往坐独冥,玩空尘徐拂。终.....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