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抒情
怀古
写鸟
春天
咏物
赞美
情感
悼亡
咏物写鸟
赞美抒情
情感悼亡

译文

斜阳照射在一寸土地上,却无法让人依赖。柳树之外传来杜鹃的啼叫,这啼声真是毫无才思。
想要笑却又忍不住露出忧愁的神情,究竟是为了什么。我曾销魂地记得南朝的寺庙。
饮酒之后,春衫上沾染了红色的泪痕。花儿并不看人,人们却希望看到花儿凋零。
回到小楼后仍然独自一人。湖面上的烟草景象如何去形容呢?

赏析

这首《蝶恋花·春游即事》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描绘了春日游赏之景,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首句“一寸斜阳非可恃”,以斜阳喻时光短暂,暗示春光易逝,引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之情。接着,“柳外啼鹃,真是无才思”一句,通过杜鹃鸟的啼叫,营造出一种哀愁氛围,暗含词人内心的感慨与无奈。“欲笑还颦因底事”则进一步揭示了词人内心复杂的情绪状态,想要微笑却因某种原因皱眉,这种矛盾的心理描写,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感更加丰富。紧接着,“销魂记得南朝寺”一句,将情感推向更深的层次,通过回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现实的失落。“酒罢春衫红泪渍”描绘了词人在酒宴之后,春衫上沾满泪水的画面,既表现了词人情感的激烈波动,也暗示了其内心的痛苦与悲伤。接下来,“花不看人,人愿看花死”一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词人宁愿与花同归于尽的决绝态度,展现了其对美好事物的极度渴望与对现实的绝望。最后,“归去小楼仍独自。半湖烟草如何是”两句,以归家后的小楼孤独景象收尾,与开头的斜阳相呼应,强调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生活的迷茫与不确定。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词人面对春日美景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和对现实困境的无力感。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