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景
情感
闺怨
怀旧
冬令
听夜
落花
抒情

译文

灯光映照着翠色的帐幔。今晚的离愁格外强烈。独自坐着看着双花结,内心感到无比寂寞。
(我的心事)如同重担压在心头。我甚至教侍儿将它剪断,却发现它从未消失。我独自摸索着薰香笼。
睡觉时又担心,被子也不单薄。那些模糊的旧约,我揉碎花笺仔细咀嚼。
听尽了三更的更鼓声。随着鸡鸣声响起,外面又开始飘落起雪花。

赏析

此诗《垂丝钓·寒夜》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沈谦所作。诗中描绘了在寒冷夜晚中,灯火明亮,翠帐轻摇,主人公独坐灯下,满心离愁的情景。首句“灯明翠幄”描绘出灯火明亮,翠帐轻摇的画面,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接着,“离愁今夜偏恶”直接点明了主题——离愁,强调了此刻的愁绪比往常更为浓重。“坐看结双花、镇寂寞”一句,通过观察花的结对,反衬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进一步加深了离愁的氛围。紧接着,“成担阁。教侍儿剪却,何曾着。”描述了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想要摆脱这种孤独与寂寞,却又无从下手,只能让侍女剪去一些不必要的事物,但内心深处的孤独并未因此减轻。“把薰笼自摸。睡时又怕,被儿也不单薄。”这一句通过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在睡前的不安与恐惧,即使被子并不单薄,但仍然感到寒冷与不安。最后,“模糊旧约,揉碎花笺嚼。听尽三更柝。鸡声咿喔,又萧萧雪落。”通过一系列的动作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承诺的回忆与破碎,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深夜的钟声、鸡鸣与雪花的飘落,构成了一幅寂静而凄美的画面,将主人公的孤独与哀愁推向了高潮。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主人公在寒冷冬夜中的孤独与愁思,以及对过往的回忆与反思。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氛围。

猜您喜欢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安公子(其二)
宋·柳永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羽可舍人书来,寄示新刻诗文集并惠春兰,赋谢
清·刘绎
春意入新诗,言念层山麓。忽得山中书,清芬溢简牍。开缄见故人,情意遥相属。别久话弥长,缕缕盈篇幅。裒然大集富,迩来见新续。连宵正披吟,鲁鱼时碍目。重承善本贻,字字朗珠玉。想.....
闺词十二首(其十二)
明·张元凯
皓魄不常圆,一月圆一夕。明夕倏已亏,天道无停息。人事徒可怜。一亏不复圆。娟娟芙蓉花,弃置秋江边。
丑奴儿·春情
清·沈榛
芳菲落尽春将暮,片片飞红。穿透帘栊。几度莺声向晓风。雕栏徒倚情无极,睡眼朦胧。暗锁眉峰。撩乱晴丝拂槛慵。
临江仙·除夕狱中寄忆
明末清初·龚鼎孳
不记今为何夕,隔墙钟鼓催春。逞风花草太无因。笼香深病色,罢酒得愁身。料是红闺初掩,清眸不耐罗巾。长斋甘伴鹔鹴贫,忍将双鬓事,轻报可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