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
桥
仙
·
杜
鹃
江
南
花
落
,
楼
西
月
冷
,
啼
到
不
堪
闻
处
。
年
年
含
血
骂
东
风
,
恰
似
我
、
呕
心
奇
句
。
云
低
铁
峡
,
烟
荒
玉
叠
,
漫
说
离
情
最
苦
。
天
涯
多
少
断
肠
人
,
只
是
你
、
不
曾
归
去
。
咏物
写鸟
情感
思乡
思念
秋天写景
译文
江南的繁花已落,在城楼的西边,月亮显得格外冷清,鸟儿啼叫的声音传到此处,已经让人无法再继续听下去。
每年都含着悲愤之情骂着东风,仿佛是我心中激昂的诗句,吐露出内心的愤懑与不平。
云层低垂笼罩着铁峡,烟雾弥漫荒芜的玉叠山,离情漫溢,人们都在谈论着离别之苦。
在这天涯海角,有多少因为离别而心碎的人啊,而你只是未曾归来。
赏析
这首《鹊桥仙·杜鹃》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词人沈谦所作,以杜鹃鸟的哀鸣为引线,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凄美的画面。开篇“江南花落,楼西月冷”,以江南的春景作为背景,花落象征着季节的更迭,月冷则渲染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杜鹃鸟的啼叫“啼到不堪闻处”,不仅展现了其叫声的哀怨,也暗示了听者内心的痛苦与无奈。接下来,“年年含血骂东风,恰似我、呕心奇句”一句,将杜鹃鸟的啼鸣与词人的创作情感巧妙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岁月无情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云低铁峡,烟荒玉叠,漫说离情最苦”,通过描绘云雾缭绕、山峦起伏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之苦的深重。这里的“离情最苦”不仅是对杜鹃鸟啼声的解读,也是对人间离别之痛的深刻体悟。最后,“天涯多少断肠人,只是你、不曾归去”,将情感推向高潮,点明了词人的思绪不仅仅停留在眼前的景象上,而是联想到天下所有因分离而痛苦的人们,其中特别提到了“你”,既是对杜鹃鸟的怜悯,也是对远方未归之人的一种寄托和思念。整首词通过对杜鹃鸟啼声的细腻描绘,以及对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在悲凉的氛围中,蕴含着对生命、爱情、时间等永恒主题的思考,让人在欣赏之余,不禁陷入深深的共鸣与反思之中。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后雁字十九首(其七)
明末清初·王夫之
湘岸临潭帖,天山拓汉铭。为谁修楚史,自解注禽经。语雀羞刑牍,言鹦笑说铃。挥毫千里泻,腕脱不曾停。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吟社递至诗卷足十四韵以答之为梅水村发也(其七)
宋·赵必?
子猷癖爱竹,无梦到香影。雪夜棹匆匆,未必有诗兴。
行路难
清·冯班
自许直如绳,看君白如雪。一朝更变不似先,雾里看花云里月。梦中不悟君心异,言笑依依尚相悦。五更欲曙百鸟啼,玄鬓生丝泪成血。念君旧恩君岂知,万物荣衰各有时。君不见黄蜂阶下收残.....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