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
三
哀
(
其
一
)
吾
生
已
足
厌
,
死
者
未
云
亡
。
徐
君
墓
宿
草
,
心
许
与
剑
长
。
初
从
凤
林
游
,
十
九
二
十
强
。
岳
岳
青
云
器
,
烂
烂
列
星
行
。
时
危
薄
文
术
,
昴
毕
始
启
疆
。
草
疏
辄
痛
哭
,
持
身
以
大
纲
。
朝
廷
正
渴
贤
,
私
门
多
禁
当
。
有
斧
空
无
柯
,
内
圜
而
枘
方
。
上
书
同
时
刖
,
荆
玉
夜
精
光
。
声
价
走
璠
玙
,
所
宝
非
世
良
。
入
洛
岂
君
意
,
饥
驱
自
旁
皇
。
五
十
始
释
褐
,
因
之
白
玉
堂
。
云
中
双
飞
鹤
,
游
止
必
相
将
。
一
鹤
凌
霄
汉
,
一
鹤
淹
故
乡
。
霄
汉
忽
垂
翅
,
颇
令
存
者
伤
。
抒情
写鸟
友情
忧民
赞美
离别
记梦
山水
译文
译文:我的一生已经足够满足,即使死去也不遗憾。
译文:徐君墓边的野草,心中的志向与剑一样长。
译文:最初在凤林游览,十九二十岁时还很年轻有活力。
译文:才华出众的人如高耸的青山,他们的品行如灿烂的星辰。
译文:时局艰难,文章不能发挥大的作用,但启疆等人才开始崭露头角。
译文:每当草疏(指文稿简略)时就会痛哭,持身行世要有大原则。
译文:朝廷正需要贤能之士,但私人关系多会成为障碍。
译文:有才而无合适的职位,就像有斧头但没有合适的木柄,内部圆形而外部方形不匹配。
译文:上书言事的人即使被砍去脚趾,也如荆山之玉在夜晚发出精光。
译文:声名和价值如美玉般远扬,所重视的不是世俗的良善。
译文:入洛城难道是你的意愿?饥饿驱使你四处徘徊。
译文:五十岁才出来做官,因此得以进入白玉堂。
译文:云中的两只飞鹤,它们的行动必定相互依伴。
译文:一只鹤飞向天空,另一只鹤仍滞留故乡。
译文:飞向天空的鹤突然下落,这令幸存的人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清代朱嘉徵的《哀三哀(其一)》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深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赏。首句“吾生已足厌,死者未云亡”流露出对生命的感慨和对亡者的思念,暗示了对逝者精神永存的理解。接着,诗人回忆与徐君共游的时光,赞美其才情出众,如同青云之器、列星之星辰。在时局动荡中,徐君虽有经世之才,却因现实困境无法施展,只能通过草疏表达悲愤,坚持原则。“朝廷正渴贤”一句揭示出社会对贤才的渴望,而徐君却遭遇阻碍,处境艰难。“有斧空无柯,内圜而枘方”形象地描绘了他境遇的困顿,才华无法匹配现实的无奈。诗人感叹徐君被迫离开京城,他的志向并未得到实现,反而在饥饿中流浪。“五十始释褐,因之白玉堂”象征着徐君晚年才得以进入仕途,但此时已非初衷。最后,诗人以鹤为喻,表达对徐君生死离别的哀伤,以及对徐君留在故乡的遗憾。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徐君生平的回顾和对其命运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情悼念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猜您喜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巫山一段云(其三)
宋·柳永
清旦朝金母,斜阳醉玉龟。天风摇曳六铢衣。鹤背觉孤危。贪看海蟾狂戏。不道九关齐闭。相将何处寄良宵。还去访三茅。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