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
写景
古寺
空山
写秋
游历
四时

译文

译文:古老的松树和杉树掩映着寺庙,山岭边缘白云缭绕,深邃而幽远。
译文:这里鸟儿的鸣叫声陌生而新奇,而寺庙的钟声又在哪里可以寻得呢?
译文:清澈的泉水在曲折的栏杆旁流淌,落日余晖洒满了寒冷的树林。
译文:四周望去,无法离开这空寂的山谷,只能听到山中传来阵阵晚间的研磨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中古寺景象。首联“松杉藏古寺,岭畔白云深”以松杉与古寺相映衬,云深岭畔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接着,“鸟语不相识,钟声何处寻”两句,通过鸟鸣与钟声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寂静与禅意,同时也暗示了寺庙的存在。颈联“清泉流曲槛,落日满寒林”则将视线转向自然景观,清泉潺潺,落日余晖洒满寒林,构成一幅和谐而富有生机的画面。尾联“四顾未能去,空山闻暮砧”表达了诗人对这片美景的留恋之情,即使放眼望去,也难以离开,更在空山中听到了傍晚捣衣的声音,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和时间流逝的感慨。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游人对自然与禅宗精神的深刻感悟,语言清新脱俗,意境深远。

猜您喜欢

全州道中
明末清初·屈大均
五日松林引,三朝谷口迷。孤村阴雨外,古道白云西。风定分泉响,山深少鸟啼。故乡不可望,千里草萋萋。
灵光寺晚眺(其一)
清·丘逢甲
般若台荒噪暮鸦,香炉峰冷挂残霞。夕阳尽作燕支色,染出秋林树树花。
自胥江上峡至韶阳作(其十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仙灵多事甚,古寺使飞来。草没萧梁碣,花迷庶子台。峡长峰易合,岚重日难开。阮隃吹频裂,声含秋雨哀。
舟溯胥江闻何太史迟予峡山(其二)
明·陈子壮
春山非一邱,春水岂同流。不谓临歧别,翻成选胜游。寄将黄翠雨,泛此白沙鸥。云鹄还相见,飞来最上头。
秋日杂咏二十三首(其十九)咏佛寺
明·孙承恩
秋气日已佳,况此绀宇寂。古松荫佛殿,幽花照禅席。谷虚哭山鬼,林暝啼木客。风来语梵铃,雨至洒石壁。长廊独徘徊,萝径自扪历。时闻孤磬声,云深杳难即。
峡山飞来寺
元·李质
两峰对峙拥苍虬,绿水湾边系綵舟。古寺飞来山色老,野猿啼破月明秋。林间采药知仙近,物外看云悟世浮。珍重同游二三友,一杯聊复暂时留。
武夷九曲棹歌(其七)
清·黄毓祺
七曲倚棹歌,古寺风雷陷。陷石垂为洞,洞门为石扇。坠者为石梁,梁下水为涧。小口才通人,中有田园便。千载空桃花,止许灵云见。
遥和友人山行之作二首(其二)
清·刘天谊
石映成霞树作烟,阴林断处日光穿。重峦绝壑疑无路,扶策攀藤竟过巅。胜地拟滁民共乐,诗新轹谢句高悬。遥知莲幕从公客,亦有清词赋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