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咏物
写花
春天
抒情
赞美

译文

转眼间树木就变绿了,微风过处,散发着满树的芳香。这芳香并非一片叶子所能发出来的。
一叶经历春风,众叶都开始散发芳香,芳气相接,才有这般春风醉。
只是秋天一来,树木的叶子就要变黄枯萎了,颜色也在秋风的相逼下呈现出衰飒的样子,众花也纷纷而落。
满眼都是黄花堆积,看到这般萧瑟的情景千万不能想太多,勾起了年华易逝的感伤怎能让人心情舒畅呢?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开篇“绿树始摇芳”,便将读者带入一个生意盎然的春季画面,其中“始摇”二字传达了一种初生的柔弱与生命力的萌动。接着,“芳生非一叶”,点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的景象,突显了春之精神——繁盛和多样性。这里的“非一叶”表明了春天花开不是单一的,而是千姿百态,层出不穷。第三句“我叶度春风”,诗人以一叶自比,将自己置于春风中,让读者感受到春风的温柔与生命力的激荡。“芳华自相接”则描绘了花开连绵,不分彼此,形成了一片繁花似锦的美景。“杂色乱参差,众花纷重叠”,这两句通过对颜色的多样性和花朵的层次感的描写,进一步强化了春天自然界的丰富与繁复。诗人运用“杂”、“乱”、“参差”等字眼,生动地展现了花开竞秀的热闹场景。最后,“重叠不可思,思此谁能惬”,表达了面对这般美好而又难以穷尽的情景,诗人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惊喜和赞叹。这里的“谁能惬”传递了一种对于大自然美景无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出的感慨。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繁华展现得淋漓尽致,是一幅极富有诗意和画意的作品。

萧衍

93首
小字练儿。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父亲萧顺之是齐高帝的族弟,封临湘县侯,官至丹阳尹知事,母张尚柔。他原来是南齐的官员,南齐中兴二年(502年),齐和帝被迫“禅位”于,南梁建立。在位时间达四十八年,在南朝的皇帝中列第一位。在位颇有政绩,在位晚年爆发“侯景之乱”,都城陷落,被侯景囚禁,死于台城,享年八十六岁,葬于修陵,谥为武帝,庙号高祖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