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登高
节日
重阳节
怀古
抒情
秋节
佳节
登高
写水
江河
赞美
赞扬
名胜
滕王阁

译文

译文:来到这里观看景色实在壮丽非凡,高耸的山峦景色十分壮观。
译文:过去瀛洲的美梦随着波浪消失不见了,江边驿馆新的诗意却被激起不断涌来。
译文:经历了许多世事变迁,只有那砥柱依然屹立不倒,而那些蛟龙和海市蜃楼的幻象也都不复存在了。
译文:在重阳节登高远眺的时刻,我低头吟唱,心生逸兴,这种情感被催促着迸发出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滕王阁的壮丽景象与历史变迁,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首联“到此临观亦壮哉,曾干气象并崔嵬”开篇即以豪迈之气概,赞叹滕王阁的雄伟壮观,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站在阁上,面对广阔天地时的震撼与感慨。颔联“瀛洲旧梦随波逝,江馆新诗触绪来”运用对比手法,将过去的梦境与眼前的现实相交织,表达了对过往时光的追忆与对当下情境的感悟。瀛洲,古代传说中的仙岛,此处借指过去的美好梦想;江馆,则是眼前的滕王阁,新诗则是诗人此刻的创作灵感。这两句诗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的思考。颈联“几阅沧桑留砥柱,更无蛟蜃幻楼台”进一步深化主题,通过“砥柱”这一象征稳定与支撑的意象,强调在历经无数沧桑变化后,滕王阁依然屹立不倒,成为历史的见证者。同时,“蛟蜃幻楼台”则暗示了过去种种虚幻与变幻,唯有真正的历史与文化遗存能够穿越时间的长河,留下深刻的印记。尾联“登高正值重阳会,俯唱遥吟逸兴催”收束全诗,点明了时节与活动,重阳节登高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讨。诗人在此时此刻,不仅享受着自然风光带来的愉悦,更激发了内心的创作热情,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追求的执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珍惜。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念奴娇·题梦西词即效其体
清·周星誉
垂虹背上,把君词一唱,万枫都笑。七十二峰眉底绿,掷得全湖杯小。天上瑶声,人间牙板,听此都暗了。老龙水底,捉来为谱长调。何事脱却缁袍,菰芦醉卧,人共江山老。闲煞斫鲸屠鳄手,.....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