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

)

悼亡
记梦
师生情感
励志
回忆教育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刘绎所作的《感旧怀人诗三十首》中的第一首,追忆的是他的业师钟相州先生。诗中充满了对师恩的感激与怀念之情。首联“先生五经笥,兄弟七年师”,开篇即点明了师者身份与学生之间的深厚情谊。五经笥,象征着先生博学多才,而“兄弟”二字则表达了师生之间如同手足般的亲密关系。七年师,则强调了长时间的学习与相处,加深了师生间的感情。颔联“家塾趋庭日,童军拔帜时”,进一步描绘了在师长的引领下,学生从懵懂无知逐渐成长的过程。家塾趋庭,意味着在家庭的教育环境中,学生向师长学习;童军拔帜,则暗示了学生在师长的指导下,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面貌。颈联“学山初篑忆,饮水导源思”,运用比喻手法,将学习比作攀登高山,饮水比作寻找水源,表达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师长教导的铭记。初篑忆,意为刚刚开始学习时的记忆犹新;饮水导源思,则是思考如何像源头之水一样,不断汲取知识的养分,滋养心灵。尾联“回首青灯夜,心丧岂有期”,以回忆青灯夜读的情景结束全诗,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师长的深深哀思。青灯夜读,是中国古代学子勤奋学习的象征,而“心丧岂有期”则流露出对师长离世的无尽哀痛与不舍。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师生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以及学生对师长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
唐·韦应物
洛都游宦日,少年携手行。投杯起芳席,总辔振华缨。关塞有佳气,岩开伊水清。攀林憩佛寺,登高望都城。蹉跎二十载,世务各所营。兹赏长在梦,故人安得并。前岁守九江,恩诏赴咸京。因.....
挽朱方增联
清·彭邦畴
上苍有灵,遗腹定应昌厥后;大黄为厉,回头始悔自知医。
挽夏继军联
清·左宗棠
壮志挽宗邦,剧时犹带吴钩看;宦游悲末路,老去方知蜀道难。
漫述
明·张乔
自怜孤韵不投时,懒学逢迎惹世嗤。笔墨有灵偏伴我,风花无力欲依谁。空宵卧病禅心进,幽梦侵愁瘦影知。得遇梁鸿与偕隐,百年宁负住山期。
示儿
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