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山水
抒情
草堂
浣花溪
四时景色
春天景色
冬天的水
老友的

译文

我在东边的小屋找到了一个幽静的住所,那里住着一位先生,他每天拄着藜杖(一种拐杖)出门。
门前水流汇聚成三派,屋檐下远处的山峰排列成六座,景色十分壮观。
我们应该选择在这个地方养老,而不是麻烦你等高贵的人来题诗(这句的言下之意是,这里的环境已经足够美好,不需要额外的装饰)。
我自言自语地写了几篇文章,虽然有些随意,但这样的草堂生活并不比浣花溪(一个著名景点)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居者在草堂的生活情景,充满了宁静与自然之美。首句“贸东之舍足幽栖”点明了隐居之所的位置,远离尘嚣,环境清幽。接着“中有先生日杖藜”则刻画出隐士日常生活的简朴与自在,每日手持藜杖,悠然自得。“水到门前三派合,山来檐下六峰齐”两句,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草堂周围的山水景色,水流汇聚,山峰排列,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壮美。这样的环境无疑为隐居生活增添了诗意与乐趣。“此间合放吾侪老,何事遥烦公辈题”表达了对当前生活的满足与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含蓄地拒绝了外界的打扰,希望在这里度过余生,享受与世无争的宁静生活。最后,“自咏数篇浑漫兴,草堂莫比浣花溪”则流露出诗人对自身创作的自信与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将草堂与著名的浣花溪相提并论,既是对自身成就的肯定,也是对美好往昔的追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独特魅力,以及诗人对自然、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集古寄滕吉甫侍御(其三)
明·吴琏
久脱朝簪岸幅巾,疏慵闲托草堂身。年来渐识幽居味,着处题诗发兴新。
望孤石诗
南北朝·鲍照
江南多暖谷,杂树茂寒峰。朱华抱白雪,阳条熙朔风。蚌节流绮藻,辉石乱烟虹。泄云去无极,驰波往不穷。啸歌清漏毕,徘徊朝景终。浮生会当几,欢酌每盈衷。
樟树镇醉后题
宋·严羽
吾怜樟树好,取醉欲无还。酒压鹅儿色,辞歌雉子斑。朱楼当碧水,红日下青山。兴罢扬鞭去,苍苍烟雾閒。
题周鲲仿唐寅终南十景图(其二)草堂
清·爱新觉罗·弘历
屈平未沉湘,杜甫犹客蜀。千古只一室,幽栖景芳躅。萝径人迹稀,吾书吾还读。
南岩
明·文嘉
幽人北筑碧山下,草堂正傍南岩开。烟霞时从几间落,云气每向窗中来。倏然东篱采莲去,倦矣西涧携书回。何当日暮一矫首,芙蓉削去高崔嵬。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一)
明·高濂
门外柳条黄。细草生香。落梅风里雪飞扬。春暧冰消溪上水,陇麦初长。山色澹斜阳。暮霭苍苍。树头新月露微茫。人醉草堂呼不起,梦熟羲皇。
为僧昙芳赋草堂
宋·周弼
把诗从我者,多是剡中僧。结屋何山坞,当门几树藤。地寒常带雪,溪峻不留冰。赠尔新吟去,归题木叶层。
浪淘沙慢(其二)留垞见和前词,语特深婉。是夕,与君贳酒听歌,悢然有怀,即步原韵
清末近现代初·樊增祥
笑今夜,东堂淡酒,尚有鹅炙。五老睢阳戏墨,八分阿买讵劣。望白下、重重烟树隔。判鱼笏、破甑同掷。对海曲千花万杨柳,风怀异今昔。岑寂。故侯杖履谁识。是和我、红梅三千字,第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