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
西
写景
抒情
怀古
记事
离别
情怀
情感
山水田园
读书
惜时

译文

译文:孤灯照着我的身影,听着初鸣的鸡声,心中怀着羁旅之情,倍感凄惨。
译文:天空中云朵翻滚,似乎预示着即将下雪却未能如愿,荒芜的茅草地上,旅人的心绪迷茫。
译文:在严寒中,手指触碰东西都会感到疼痛,甚至可能裂开。我害怕旅途的艰险,连珍贵的图书都放弃了不携带。
译文:我虽年老但仍留有诗文,只是没有地方出售它们。我在四川的各地随意地留下墨宝。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赖牟镇早行》,描绘了诗人清晨出行时的孤独与凄凉心境。首句“孤灯照影听初鸡”以孤灯、冷影和报晓的鸡鸣,渲染出清冷的早行情景,诗人独自一人,心情落寞。第二句“揽辔情怀倍惨悽”表达了诗人满怀愁绪,牵马前行,情绪更为悲凉。接下来,“雪作未成云意闹”写出了天色尚早,雪还未积成云,但云层翻涌,似乎预示着天气的恶劣,增添了旅途的艰难。“茅荒无际客魂迷”则描绘了道路两旁荒凉的茅草,使行者的思绪更加迷茫,流露出漂泊异乡的孤寂。“触寒手指藏犹裂,畏崄图书弃不携”细致刻画了诗人身处严寒,手指冻得即使藏在袖中也难以保暖,为了安全,放弃了携带书籍,暗示了旅途的艰辛和对知识的渴望。最后两句“老去有文无卖处,等闲题遍蜀东西”,诗人感叹自己年事已高,文章虽好却无处施展,只能随意在蜀地的墙壁上题诗,流露出一种怀才不遇的无奈和自我安慰的情绪。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早行时的孤寂、困苦以及对未来的忧虑,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怀刘京叔
元·曹之谦
奕世金兰契,于今只有君。英才殊落落,馀子漫纷纷。一别几春草,相思空暮云。何时展良觌,把酒共论文。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