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
居
初
夏
四
首
(
其
四
)
鬓
毛
秃
尽
齿
牙
疏
,
难
受
人
间
折
简
呼
。
诗
酒
本
来
无
藉
在
,
形
骸
况
复
不
枝
梧
。
槐
阴
渐
密
能
鄣
日
,
池
水
新
生
可
浴
凫
。
移
得
太
行
终
亦
死
,
平
生
常
笑
北
山
愚
。
抒情
写景
哲理
夏天
酒生活
自然景物
译文
鬓发已经稀疏,牙齿也已脱落,难以再被人们轻易地邀请(指参加活动或聚会)。
诗和酒本来就不需要依赖什么,何况我现在的身体状况也难以支撑(“形骸”指的是身体,“不枝梧”形容身体虚弱无力)。
槐树的树荫渐渐密集,能够遮挡太阳,池水也重新变得清澈,可以供鸭子游泳。
即使将我移到太行山,我也终将老去死去,一生中我常常嘲笑那些被山峦所困的愚昧之人。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初夏四首(其四)》中的第四首。诗中,诗人以自嘲的口吻描绘了自己年老体衰的形象:鬓发稀疏,牙齿脱落,对人间的邀约和交往感到力不从心。他坦然表示,即使在诗酒之间,也不再有所倚仗,身体更是虚弱,难以支撑。接下来,诗人通过写夏日景物,如浓密的槐荫遮挡阳光,新生的池水可供野鸭嬉戏,营造出一种宁静的隐居生活画面。然而,诗人并未因此消极,反而借景寓言,表达了即使移居太行这样的高山也无法逃避死亡的现实。他以“平生常笑北山愚”结尾,暗含着对那些逃避现实、追求虚假安宁的人的嘲笑,显示出诗人坚韧的人生态度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整首诗寓言深沉,流露出诗人晚年的豁达与哲思。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