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秋天
春光
兰亭剡曲
耆旧凋零
病叟
赠友
秋节
山光水色

译文

满箔的吴地蚕茧渐渐变得丰盈,四郊的麦子在丰沛的雨水滋润下迎来了秋收。
这位道人曾经是茶山的客人,现在他因病成为了市场上的游客。
曾经的年长朋友们逐渐离世,我无法与他们交流了,然而他们的作品仍然流传,风采依旧。
兰亭和剡曲的春光如此美好,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一起乘船垂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初秋时节的丰收景象和诗人与黎道士的交往。首句“满箔吴蚕茧渐稠”写出了养蚕业的繁忙和丰收的预兆,暗示着农事的兴盛。次句“四郊膏雨麦方秋”进一步描绘了雨水充足,麦子即将成熟的季节,展现了丰饶的田园风光。诗人回忆黎道士过去曾是茶山的常客,如今他因病而转为在药市中漫步,生活状态有所变化。“病叟新为药市游”流露出对黎道士身体状况的关切,也暗含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耆旧凋零谁晤语”表达了对老朋友的怀念,以及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然而,“篇章璀璨尚风流”又赞扬了黎道士虽然年事已高,但其文学才华依然出众,精神风貌依旧。最后两句“兰亭剡曲春光好,倘肯相从弄钓舟”以美好的春光和垂钓的邀请,表达了诗人希望与黎道士共度时光,共享宁静生活的愿望,展现出深厚的友情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季节景色和人物生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人生况味的深沉思考。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云心遣示雨凉古句用旧韵再次奉答
宋·萧立之
黑猪渡河天不风,苍龙衔烛不敢红。一瓶何处马背倒,芰塍藕荡漫西东。西风佳时数重七,乾鹊桥成云□湿。兰膏香冷梦初回,花馆月寒秋又立。岐山千岁无凤凰,玉帝夜行龙虎章。九仙拍手一.....
辽城望月
隋末唐初·李世民
玄兔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驻跸俯九都,停观妖氛灭。
虎丘山(其一)
宋·蒋堂
虎丘何为山,鲸波涌而显。惟青镇一隅,峙秀状无限。遥峰乃众阴,四望拱孤巘。上有梵王家,高压长洲苑。游人接踵来,千里必重趼。奔走趋层巅,凌竞陟云栈。下瞰洞庭卑,傍睨灵岩浅。巍.....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古槐歌为帷园先生赋
清·茹纶常
我爱古槐如古松,蚴蟉诘屈真虬龙。更爱古槐如古柏,霜皮黛色凝青铜。屯云溜雨三百载,夭矫势欲争天风。长夏森森拥秋气,横空倒疑饮涧虹。入门见者惊突兀,幽荫有若深山中。主人继述先.....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