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霁
驱
除
云
雾
极
知
难
,
敢
意
天
公
不
作
悭
。
汛
扫
中
庭
待
明
月
,
攀
跻
危
榭
望
青
山
。
取
琴
理
曲
茶
烟
畔
,
看
鹤
梳
翎
竹
影
间
。
不
为
新
晴
宜
著
句
,
拟
将
幽
事
破
除
闲
。
秋景
写景
情感
咏物
抒情
写山
读书
秋节
天公
译文
驱散云雾虽然知道很难,但我却抱有希望天公不会吝啬(即不会吝啬于让云雾散去)。
在庭院中打扫干净,等待明月的出现,攀爬至高高的楼榭,望向青葱的山峦。
在茶烟袅袅的旁边取出琴来整理琴曲,在竹影间观赏仙鹤梳理翎毛。
不是为了新的晴朗天气而写诗,而是想用这种幽静的事情来打破闲暇。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秋霁》,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以及诗人的闲适心情。首联"驱除云雾极知难,敢意天公不作悭"表达了诗人对驱散阴霾、迎来晴朗的期待,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然变化的敬畏和理解。颔联"汛扫中庭待明月,攀跻危榭望青山"写诗人清扫庭院,期待观赏明亮的月色,同时在高处的亭榭远眺青山,展现出对美景的热爱和追求。颈联"取琴理曲茶烟畔,看鹤梳翎竹影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这样的晴朗天气中,弹琴品茗,欣赏鹤鸟在竹林间梳理羽毛的悠闲画面,充满了诗意和禅意。尾联"不为新晴宜著句,拟将幽事破除闲"则表达了诗人并非单纯为了写诗而寻觅佳景,而是借着这宁静的时刻,打破日常的闲暇,享受生活的乐趣。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体现了宋诗清新自然、意境深远的特点。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