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田园
忧民
写物
地炉
抒情
民生

译文

新做的地炉已经完成,蓬松的窗户也因此变得明亮。
油脂香气四溢,荞麦饵儿脆又香;人家安静的时候,织布机的声音也在响。
县里的官吏来催缴税款,豪门大户却可以轻松地拖欠债务。
小康生活怎么敢奢望,只能勉强维持生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农村生活的一个场景。诗人陆游通过"新作地炉成,蓬窗亦自明",展现了农夫们在简陋环境中燃起新制的地炉,照亮了蓬草编成的窗户,生活虽然朴素但透出一丝温暖。接下来的"油香荞饵脆",形象地描述了农户们制作的荞麦面食,香味诱人,口感酥脆,反映出农家生活的简单满足。"人静布机鸣"一句,以宁静的环境反衬出织布机的声音,暗示着农妇们的辛勤劳作。"县吏催科简,豪家督债轻"则揭示了社会不公,官府催缴赋税粗暴,而富户催逼债务更加苛刻,表达了诗人对底层百姓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忧虑。最后两句"小康何敢望,生计且支撑",流露出诗人对于农民能否实现温饱都感到不确定,只能勉强维持生计的无奈心情,表达了他对农家生活的深深关切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富有生活气息。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后醉中放歌五章(其二)
明·胡应麟
君不见阮嗣宗,竹林白眼天朦胧。君不见陶元亮,破帽东篱漉家酿。五斗何如归去来,长啸垆头兴逾王。谢公双屐嵇公琴,明哲胡为异霄壤。步兵臧否吾所师,柴桑三径嗟无资。当时一官不自保.....
次圭父游将军岩韵二首(其二)
宋·朱熹
陈迹真成俯仰间,回头犹认碧巑岏。更烦地主殷勤意,得尽云山表里观。景晏共愁归路远,年侵独负酒杯宽。明朝觅句酬珠玉,剩喜诗情却未阑。
洞庭湖
唐末宋初·张泌
空江浩荡景萧然,尽日菰蒲泊钓船。青草浪高三月渡,绿杨花扑一溪烟。情多莫举伤春目,愁极兼无买酒钱。犹有渔人数家住,不成村落夕阳边。
题融公兰若
唐·孟浩然
精舍买金开,流泉绕砌回。芰荷薰讲席,松柏映香台。法雨晴飞去,天花昼下来。谈玄殊未已,归骑夕阳催。
晨出乐蒙,冒雪至郡,次东坡江上值雪诗韵,寄唐生
清·郑珍
乐蒙城下碑负龟,破晓扪读了不知。冻雨濛濛苦无笠,半日扑面风逆吹。近午雪作如撒粟,顷刻集遍眉与髭。枯林沙沙蚕餐叶,浅水索索冰溜澌。田家尽为二麦喜,大泞可堪行者危。里程诧见几.....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