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
北
摇
落
景
物
殊
佳
偶
作
五
首
(
其
四
)
屋
角
成
金
字
,
溪
流
作
縠
纹
。
斜
通
小
桥
路
,
半
掩
夕
阳
门
。
孤
艇
冲
烟
过
,
疏
钟
隔
坞
闻
。
杜
门
非
独
病
,
实
自
厌
纷
纷
。
写景
抒情
秋天
怀旧
地点
屋舍
译文
“屋角成金字,溪流作縠纹”:这句诗的译文是“屋子的角落闪耀着金色光芒,溪流如同縠纹一样流淌”。
“斜通小桥路,半掩夕阳门”:这句诗的译文是“小桥的路斜向延伸,夕阳半掩着门扉”。
“孤艇冲烟过,疏钟隔坞闻”:这句诗的译文是“一艘孤舟在烟雾中穿行而过,稀疏的钟声从山坞那边传来”。
“杜门非独病,实自厌纷纷”:这句诗的译文是“关闭门户并非因我生病,实在是因我厌烦这世间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秋日景象。"屋角成金字"形象地写出夕阳映照下屋檐的轮廓,犹如金边镶嵌,富有诗意。"溪流作縠纹"则以比喻手法,形容溪水在阳光下泛起如同丝绸般的涟漪,动静结合,展现出流水的轻盈与静谧。"斜通小桥路,半掩夕阳门"描绘了小径通向远方,夕阳余晖洒在半开的门扉上,透露出一种孤独而闲适的气息。"孤艇冲烟过"描绘一叶扁舟穿行于薄雾之中,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暗示着诗人的心境。"疏钟隔坞闻"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远处寺庙的钟声断断续续,显得格外悠远。最后两句"杜门非独病,实自厌纷纷"表达了诗人虽然闭门不出,但并非因为身体疾病,而是厌倦了世间的纷扰和喧嚣,流露出诗人淡泊名利、超脱尘俗的情感。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景色,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