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见
庐
山
从
军
忆
在
梁
州
日
,
心
拟
西
征
草
捷
书
。
铁
马
但
思
经
太
华
,
布
帆
何
意
拂
匡
庐
。
计
谋
落
落
知
谁
许
,
功
业
悠
悠
定
已
疏
。
尚
喜
东
林
寻
旧
社
,
月
明
清
露
湿
芙
蕖
。
山水
写景
写山
离别
思乡
怀古
庐山
秋天的
抒情
译文
回想起在梁州从军的岁月,心中时刻想着西征,希望能写一封捷报。
铁马金戈的壮志雄心,想着能经过太华山。而布帆轻扬,又何尝不想轻轻拂过匡庐山。
然而计谋虽好,却无人赏识,功业也已远去,难以实现。
还好可以回到东林寺寻找旧日的社友,月光清亮,清露打湿了荷花。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初见庐山》,表达了他回忆在梁州从军时的壮志豪情和对未来的期待。首联“从军忆在梁州日,心拟西征草捷书”描绘了诗人年轻时的军旅生涯,渴望立下战功,写下快速而准确的军事文书。颔联“铁马但思经太华,布帆何意拂匡庐”借铁马和布帆象征自己的战斗意志,表达了他对驰骋疆场、经过名山太华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庐山美景的意外邂逅。颈联“计谋落落知谁许,功业悠悠定已疏”则透露出一种无奈与感慨,暗示了他在现实中谋略未能施展,功业未成的寂寥。尾联“尚喜东林寻旧社,月明清露湿芙蕖”以喜悦的心情收束,诗人庆幸能在庐山找到旧友聚会之地,月夜清冷,露水打湿了荷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淡泊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回忆和现实的对比,展现了陆游既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又有对自然和友情的追求,体现了他的复杂情感世界。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