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湿
田园抒情
读书惜时
隐居生活
景物
禅意表达

译文

身处异乡漂泊无依,我也感到有些欣喜能暂住在这僧人的茅庐中。
吃饱后就不再为求米而奔波,喜欢睡眠就专注于写关于毁坏茶具的文章。
摘取蔬菜时,小篮子沾上了清凉的露水,锄地种药时,轻便的锄头带着湿漉漉的云彩。
从今以后我的生活充满了幽静的事,过去的半生勤于仕途游历都显得空虚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幽居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在异乡漂泊中的孤独与寂寥,但他在僧庐暂住时却感到一丝欣慰。他不再为生活奔波,不再频繁地写求米的帖子,而是享受着简朴的生活,如摘菜时篮子沾上清晨的露水,挖药锄头带着湿润的云气。诗人认为这样的生活充满了隐逸的乐趣,之前的仕途奔波显得多余,感叹过去半生的官场劳碌如今看来并未带来真正的满足。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生活的反思。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晨起
宋·陆游
晓枕初兴白发翁,弊裘百衲葑炉红。独居漫受书狐媚,滞思难矜笔阵雄。旧学虫鱼笺尔雅,晚知稼穑讲豳风。一身自喜无馀事,且度残年风雪中。
次叶师与诸生讲书钟楼寺闻钟作
明·唐顺之
早岁传经发已斑,寄身精舍渺人寰。苔边屦迹堪盈户,花外钟声正掩关。骤觉海潮生静夜,却随仙梵响空山。先生嘿嘿隐几坐,试问诸生醒梦间。
咏兴五首(其二)出府归吾庐
唐·白居易
出府归吾庐,静然安且逸。更无客干谒,时有僧问疾。家僮十馀人,枥马三四匹。慵发经旬卧,兴来连日出。出游爱何处,嵩碧伊瑟瑟。况有清和天,正当疏散日。身闲自为贵,何必居荣秩。心.....
闲居
宋·盛松坡
地僻无人到,何缘有市声。醉中诗句健,闲里梦魂清。涧水浓煎茗,畦蔬淡煮羹。读书犹懒在,何暇见公卿。
闲中口占
清末近现代初·费墨娟
俗务终无了,偷闲手自叉。呼儿勤习字,课女学描花。但得团栾乐,何忧岁月赊。迢迢清昼永,拨火且烹茶。
言怀
宋·高登
归去东皋独荷犁,笔床书卷有儿持。一无可意身将老,百不如人心自知。梦寐摩娑元结颂,经从省忆少陵诗。体肤饿尽天应错,依旧臞然山泽姿。
寄王二万顷
宋·韩淲
一曲清江上,君能静结庐。年丰时酿黍,身老更收书。家世遗风在,闾阎是事疏。只宜沮溺地,著我伴耕锄。
还家
明·康麟
自爱吾庐僻,能辞长者车。病多常废栉,游倦且逃虚。开幔过巢燕,摊书走蠹鱼。不缘潘岳拙,那得遂閒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