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西

西
使
写景
抒情
怀古
哲理
田园
地点
西郊
情感
思乡

译文

“摵摵败叶飞,黯黯寒云低。”可以翻译为:“秋叶纷纷落下,寒云低垂,显得十分阴沉。”
“村墟与市里,触目一惨悽。”意为:“无论是村落还是市集,看到的都是一片凄凉的景象。”
“今日病体轻,驾言适城西。”意为:“今天身体稍好一些,于是驾车前往城西。”
“丹柿满野店,青帘出江堤。”可以解释为:“野店中满是红色的柿子,青色的酒旗在江堤上飘扬。”
“猎骑载雉兔,樵担悬鹑鸡。”这句话描述的是:“猎人们满载着雉兔,樵夫的担子上挂着鹑和鸡。”
“居人各自得,使我念故溪。”意为:“当地的人们各自安居乐业,这使我思念起自己的故乡小溪。”
“故溪不敢说,况复朝金闺。”这句话表达了:“我不敢提故乡的小溪,更何况我现在还在朝廷为官。”
“伤哉齧雪翁,岁晚犹牧羝。”意为:“可悲的是那位啃雪的老翁,到了晚年还在放牧羝羊。”
“下愚不自还,大惑终身迷。”可以理解为:“我这样一个愚笨的人不知道如何回去,大惑不解,终身迷茫。”
“君恩何由报,力耕愧黔黎。”意为:“怎样才能报答君王的恩情呢?我唯有努力耕作,但对此感到愧对百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陆游在西郊所见的秋日景象和对农村生活的感慨。首句“摵摵败叶飞,黯黯寒云低”以落叶纷飞和低垂的寒云渲染出凄凉的气氛。接着,“村墟与市里,触目一惨悽”表达了诗人对城乡凋敝景象的悲悯。诗人身体好转后,驾车前往城西,途经野店,看到满眼的红柿和江边的酒旗,展现了些许生机。然而,猎人捕获的雉兔和樵夫肩挑的禽鸟,又揭示了生活的艰辛。“居人各自得,使我念故溪”流露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淳朴乡情的怀念。诗人感叹自己无法像“齧雪翁”那样在晚年仍坚守田园,反而仕途奔波,深感愧对百姓。最后两句“君恩何由报,力耕愧黔黎”表达了他对未能报答君王恩德的自责,以及对底层人民辛勤劳作的深深敬意。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现实的忧虑,又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陆游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陆游

9386首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