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日
过
郑
七
山
斋
共
有
樽
中
好
,
言
寻
谷
口
来
。
薜
萝
山
径
入
,
荷
芰
水
亭
开
。
日
气
含
残
雨
,
云
阴
送
晚
雷
。
洛
阳
钟
鼓
至
,
车
马
系
迟
回
。
写景
山水
夏日
田园
地点
洛阳
车马
日气
云阴
抒情
译文
我们都有喜爱酒的嗜好,我就找到你的山中别墅来。
薜荔女萝伸向山上的的jì小径,荷花菱花开在水亭的周围。
太阳尤散发着的热气含着残雨,阴云传送看黄昏的雷声。
洛阳城里报暮的钟、鼓之声清晰地传来,但车马仍然拴着,迟迟没有起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游历的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开篇“共有樽中好,言寻谷口来”,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以及对自然山谷的向往。这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情感,还揭示了古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接着,“薜萝山径入,荷芰水亭开”,诗人描述自己进入了一条曲折的山间小道,这个环境充满了生长中的植物,如薜萝和荷花。这里的小径和水边的亭子,不仅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更是展示了自然界的繁荣景象。“日气含残雨,云阴送晚雷”,这两句描写了一场即将过去的夏日暴雨。阳光透过乌云,照射在还带有雨滴的地面上,同时远处传来了晚来的雷声。这是对自然界中瞬息万变天气的一种生动捕捉。最后,“洛阳钟鼓至,车马系迟回”,诗人提到了洛阳城中的钟鼓声,这里的“系迟回”意味着诗人的行程因为钟鼓声而变得缓慢。这不仅是对声音的描绘,也象征着时间流逝和情感的停顿。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夏日美好时光的珍视,以及他在旅行中所体验到的自然之美与生命之感。
杜审言
43首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襄州襄阳人(今湖北襄阳)。后迁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诗圣”杜甫的祖父。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杜审言诗集》。汉族,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其五言律诗,格律谨严
猜您喜欢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过棠梨沟
金·党怀英
地僻人烟少,山深涧谷重。坡陁下长坂,迤逦失诸峰。问俗知怀土,听歌识相舂。几家茅屋外,田亩自衡从。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滆湖
清末近现代初·缪荃孙
一碧到天际,西南望滆湖。夕阳下高树,秋雪点残芦。水市鱼虾贱,粳田雁鹜呼。惭无王恽手,清景恐难摹。
寄题梅田洞用唐人韵
明·陶益
山洞盘空石齿参,旧游奇绝思难堪。六朝芳草迷幽涧,万井寒烟隔翠岚。疏影枝枝留月下,暗香岁岁到江南。梅田况与匡庐近,飞锡归来梦未酣。
重九前一日同王杨二山人饮胡将军东郭草堂
明·宋登春
丫下寻陶令,篱边问葛疆。南山足芋栗,东郭此茅堂。萸酒年年事,菊花岁岁芳。白头还醉舞,休笑野人狂。
夏日同欧卢冼诸社长访杜四隐君居赋赠二首(其二)
明·李英
清泉隐逸老工诗,自酿松醪熟几时。扫径倒迎文学士,登楼问月醉归迟。
晚冬行园
宋·宋祁
官舍同山舍,萧然日杖藜。饥鸥守冰沼,寒荠犯蔬畦。霜逼晴空迥,霞牵晚照低。城鸦栖已定,无事莫惊啼。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