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
江
州
李
使
君
使
君
曾
被
蝉
声
苦
,
每
见
词
文
即
为
愁
。
况
是
楚
江
鸿
到
后
,
可
堪
西
望
发
孤
舟
。
地点
江州
情感
怀古
主题
怀乡
译文
你这位君子曾经被蝉鸣声所困扰,每当看到有关它的词文就会感到忧愁。
更何况现在楚江的鸿雁已经到来,西望故乡却只能孤舟远行。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苦的诗句,充满了深情与怀念。"使君曾被蝉声苦"一句,通过使君对蝉鸣声的敏感,展示了其性格中的细腻与脆弱。蝉鸣声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寂寞和孤独的情绪,使君对这声音的反感也许是因为它触动了他内心深处的哀愁。"每见词文即为愁"则进一步揭示使君性格中的文学情怀与敏感,每当看到文字就不禁陷入愁思之中。这里的"词文"不仅指诗歌文章,也包含了对往昔时光和友人的深切思念。接下来的"况是楚江鸿到后,可堪西望发孤舟"则描绘了一幅使君独自面对辽阔江水,心中充满无尽离愁的画面。"楚江鸿到后"可能指的是时间的流逝或特定季节的变化,而这些自然界的变迁更激起了他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情。"可堪西望发孤舟"则表达了使君在这种心境下,愿意驾一叶孤舟,向着西边朋友所在的地方漂去,这里的"堪"字用得甚妙,既有忍受之意,又蕴含了一种无奈与悲壮。整首诗通过对自然声音的感应、文学创作的情怀和独自面对江水时的心境变化,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苦,以及对远方朋友的深沉思念。这不仅是使君个人的情感抒发,也反映出了古代士人之间那种深厚而又脆弱的情谊。
黄滔
209首
晚唐五代著名的文学家,被誉为“福建文坛盟主”、闽中“文章初祖”。《四库全书》收《黄御史集》10卷,附录1卷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钓台
宋·李清照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