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风
夏夜
赏景抒怀

译文

翻译:和风吹拂着夜晚的荷塘,池水荡起涟漪,轻轻拂过的幽香飘向竹林院落。
翻译:起身看到夜空中的明星,独自靠着栏杆眺望,夜空中凉云密布,如同鱼鳞般交织。
翻译:轻纱般的薄雾带来了凉爽,消除了暑气,无需再拿起黄色的罗扇(用来煽风)。
翻译:油灯(或灯光)昏暗中,月亮渐渐落下看不见人影,只能看见花丛间不时闪烁的流萤(流萤:夜空中飞舞的萤火虫)。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阮恩滦的《夏夜》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凉的夏夜景象。首句“薰风夜透池荷飐”,通过“薰风”和“池荷”的意象,展现了夏夜微风轻拂,荷花随风摇曳的动态美。接着,“拂拂幽香来竹院”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香气,透露出竹林的清新与静谧。诗人起身凭栏,“起视明星独倚阑”,星光点点,映照着孤独的身影,增添了夜晚的寂寥感。随后,“凉云密织鱼鳞片”运用比喻,将云层比作鱼鳞,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层次感和凉爽的触感。“冰绡雾縠却袢暑”则形容夏夜的凉意如同薄纱般轻盈,消解了炎热。诗人披上轻衫,不愿手持黄罗扇,表现出对这份自然凉意的喜爱。最后两句“镫疏月落不见人,隔花时有流萤现”,以月光稀疏、人影难觅和偶尔飞过的流萤,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让人感受到夏夜的深沉与诗意。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夏夜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

猜您喜欢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和赵茂州即事六首(其三)
宋·郭印
人事都无喜宴安,懒于喧处竞追攀。惊残午梦风推户,压尽炎威雪满山。无主岩花时解笑,近人林鸟亦知还。应怜朝市区区者,方寸何曾顷刻闲。
杂兴(其四)
宋末元初·方一夔
霜风猎猎响林坳,独有寒梅渐作包。倒影水涵窥沼树,浅痕月印上窗梢。绿衣低挂酒初熟,乌帽斜攲门屡敲。花得初阳人得复,俱从颜子结穷交。
舟出流江
明·刘崧
乘流清夜下芒洲,尽敞篷窗看月钩。滩面忽惊波转急,青山无数泊船头。
采桑
清·陆懿淑
桑叶绿初成,提筐陌上行。东风初过去,一片剪刀声。
泊舟泗上看月
明·文徵明
停舟清泗兴无涯,夜起蓬窗看月华。灏气一涵开玉府,镜光千道走金蛇。碧空颠倒山流翠,白石巉岩浪蹙花。酒醒分明天上坐,更从何处觅星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