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赞美
秋天
写风
写山
佳节
秋节
赞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入丹霞时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雄奇与静谧之美。首句“何处晴峦耸梵宫”,开篇即以“晴峦”、“梵宫”勾勒出一幅清朗而庄严的画面,暗示着诗人所处之地的神圣与宁静。接着,“杖头遥指隔寒空”,通过诗人的动作,将读者的目光引向远方,仿佛在探索未知的神秘。“石关深隐千峰日,华盖低垂万壑风”,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深与壮观。石关掩映在千峰之中,华盖则低垂于万壑之上,形成强烈的对比,展现出大自然的磅礴与细腻。“花落层崖香雨散,云沉苍树碧烟丛”,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花落、香雨、云沉、碧烟,这些意象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卷,让人仿佛能闻到花香,感受到云雾的轻柔。最后,“幸随龙象同高步,一会灵山信异同”,表达了诗人对这次旅程的珍惜与感慨。他希望自己能与智者同行,共同攀登灵山,体验其中的奥妙与不同。这一句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也是对精神追求的向往。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与追求,同时也传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猜您喜欢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抛球乐
宋·柳永
晓来天气浓淡,微雨轻洒。近清明,风絮巷陌,烟草池塘,尽堪图画。艳杏暖、妆脸匀开,弱柳困、宫腰低亚。是处丽质盈盈,巧笑嬉嬉,争簇秋千架。戏彩球罗绶,金鸡芥羽,少年驰骋,芳郊.....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