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洛
州
康
士
曹
庭
芝
望
月
有
怀
天
使
下
西
楼
,
光
含
万
象
秋
。
台
前
疑
挂
镜
,
帘
外
似
悬
钩
。
张
尹
将
眉
学
,
班
姬
取
扇
俦
。
佳
期
应
借
问
,
为
报
在
刀
头
。
写景
秋景
咏物
月亮
怀旧情感
思乡情感
友人交往
译文
“天使下西楼,光含万象秋。” 可以翻译为:“仿佛是天使下到了西楼之上,散发的光芒包含了秋天的万种景象。”
“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 可以解释为:“在台前似乎挂着一面镜子,而在帘子外面又好像悬挂着钩子。”
“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张尹正在学习画眉的技巧,而班姬则选择了扇子作为她的伴侣或同伴。”
“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 这句话的意思是:“美好的时光应该询问其所在之处,她向世人宣告这美好时光在刀刃尖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夜景图。"天使下西楼,光含万象秋"中,“天使”指的是月亮,从“西楼”缓缓降落,其光辉包涵了万物,映照出秋季的萧瑟景象。“台前疑挂镜,帘外似悬钩”则在描绘庭院中的明月之下,台阶前的光影如同挂着一面镜子,而窗外的月光似乎被高悬的帘钩勾勒出优美的弧线。诗人通过“张尹将眉学,班姬取扇俦”来表达对古代美女的赞颂和自我情感的投射。张尹、班姬都是古代美女的典型,这里借用她们的形象,既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隐含了诗人对月亮之美的向往。最后“佳期应借问,为报在刀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美景难得且宝贵的珍惜之情。这里的“佳期”指的是良辰美景,“借问”意味着要询问这月光何时再现,而“为报在刀头”则是说即便是在危险如履薄冰的情况下,也要把握住这一刻,珍视这份美好。整首诗通过对月亮的描写和古代美女的引用,以及对美景难得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丰富的想象力。
沈佺期
154首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猜您喜欢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月黄
明末清初·屈大均
月黄含雨气,隐映画楼前。笛向寒光起,声随素影传。海风青作冻,渔火白成烟。宿鸟惊梧叶,愁人又不眠。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奉和望山应教诗
南北朝·萧悫
仙游本多趣,复此上秋初。岩低石倒险,岭高松更疏。峰形疑鸟翅,塞路似狼居。瞩望情无已,词殚意有馀。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六)
明·高濂
秋水浸寒花。溪上人家。高低茅屋傍蒹葭。剥枣食瓜村酿熟,醉月西斜。残夜雁咿哑,露冷汀沙。空山无梦到天涯。屋角三竿人未醒,树杪饥鸦。
菩萨蛮·秋夜
清·翁舆淑
浅云行散红霞敛。敛霞红散行云浅。中正月亭空。空亭月正中。砌蛩吟雨细。细雨吟蛩砌。灯烬欲阑更。更阑欲烬灯。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