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
抒情
怀古
咏史
情感
哲理
忧民
赞颂
司法

译文

过去我曾参加过乡里的考试,到中年时做起了官吏。
我曾经学习过史书,但是到老了也没有成为儒者。
天子开创了昌盛的基业,人民生活在安定的大环境中。
我是个无用的人,仍然得到了官府的任用,如同幼鸟得到扶助。
我的荣耀超过了乘坐车马的鹤,富裕程度也超过了那些安于吃稻食凫。
我并没有什么功劳可以在画省工作,也没有什么品德能处理国家重要的事务。
我的处境并不像依靠的根据地那样坚实,但我仍然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
盗泉之水虽然不能止渴,但我也不会因急迫而饮之;恶木之木虽不能投入其中以缓解困难,但我更不会因为自身的欲望而损害自身。
我直言不讳反而遭受了很多毁谤,我也因为这种坦诚的态度而少了跟随的徒众。
一旦遭受错误地控告和指责,我会在反复自省后不会受到影响。
我最初的罪名来自严厉的官文和训诫,现在我希望获得公平对待而重获自由。
即使面对困难和危险,我始终保持冷静和克制,用批评和指责来推动自己。
埋藏的剑只有我自己知道它的价值,但我却被诬陷偷金。
尽管我曾委婉地回答过质疑,但流言蜚语仍然与事实相符。
初夏时我担心被囚禁,到了深秋我独自面对困境。
在严密的城池中我感到光芒四射,在牢狱中我看到蜘蛛织网。
只有妻子儿女关心我的困境,我的朋友兄弟也为我辩护。
世事多变,人生起伏,有些事情无法预料和控制。
谁还在乎我的门客之心?或许我的朋友和过去的交往都已不再存在。
我抚摸着胸口流下的泪水,每日忧心忡忡地坐着。
皇上的恩德明显而有德行,即使是被判为罪犯的我,也不一定会被滥杀。
我期待着能得到恩典得以免罪,最终希望你能怜悯我这个愚蠢的人。
司法官员应该同情我的案件,朝廷也希望怜悯我这个不幸的人。
汉皇曾下过虚假的诏书,但最终还是有人得到了他的恩赐和赏赐。

赏析

此诗描绘了一位饱经世事的官员,历经磨难而不失其初衷。开篇即通过“畴昔参乡赋,中年忝吏途”表现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仕途生涯的自嘲。接着,“丹唇曾学史,白首不成儒”则道出了诗人从青年时期学习历史到老年未能成为真正的儒雅之士的无奈与感慨。“天子开昌箓,群生偶大炉”中,“天子”指唐朝皇帝,而“昌箓”意指皇帝颁布的恩诏或命令,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国家和谐安宁的美好愿望。紧接着,“散材仍葺厦,弱羽遽抟扶”则描绘了一种虽然能力不足但依然在努力工作的情景。“宠迈乘轩鹤,荣过食稻凫”中,“宠迈”指的是官职的提升,而“轩鹤”则是古代皇帝车驾前导的动物,此句暗示诗人曾经获得过朝廷的提拔和重用。随后的“何功游画省,何德理黄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的功绩和品德的自我反思。此后,“吊影惭非据,倾心事远图”中,诗人表达了对自己过去行为的懊悔以及对于未来事业的规划。紧接着,“盗泉宁止渴,恶木匪投躯”则是诗人对待人接物的一种态度,即不贪图非分之财,也不会去做伤害他人的事情。“任直翻多毁,安身遂少徒”中,“任直”指的是正直无私,而“多毁”则可能是指诗人在官场中的所作所为遭到了很多的批评和诽谤。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面对诸多非议,也依然保持着自己的节操,未曾改变初衷。以下几句“一朝逢糺谬,三省竟无虞。白简初心屈,黄纱始望孤”则是诗人对于自己过去某些行为的反思与自责,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许和展望。接下来的内容“患平终不怒,持劾每相驱。埋剑谁当辨,偷金以自诬”则表现了诗人对于既往过失的深刻反省以及对未来的警醒与自我批评。随后的“诱言虽委答,流议亦真符”中,“诱言”指的是那些花言巧语,而“流议”则是指外界的议论和传闻。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即使面对种种诱惑与流言,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真诚。紧接着,“首夏方忧圄,高秋独向隅”中,“首夏”指的是年初之时,而“忧圄”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担忧。随后,“严城看熠耀,圜户对蜘蛛”则描绘了一种孤独与寂寞的生活场景。接下来的“累饷唯妻子,披冤是友于”中,“累饷”指的是积累的财物,而“披冤”则是指揭露自己的冤屈。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于家人的思念以及对朋友的眷恋。随后的“物情牵倚伏,人事限荣枯”中,“物情”指的是世间万物之情,而“人事”则是指人间的种种往事。诗人通过这一句表达了对于世态炎凉的感慨。以下几句“门客心谁在,邻交迹倘无。抚襟双涕落,危坐日忧趋”则是诗人对友情的怀念以及对自己孤独处境的描绘。最后,“圣旨垂明德,冤囚岂滥诛。会希恩免理,终望罪矜愚。司寇宜哀狱,台庭幸恤辜。汉皇虚诏上,容有报恩珠”则是诗人对于朝廷恩典的感激,以及对自己过失的自省与期许。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回顾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官场生涯、个人品德以及国家安宁等方面的深刻认识和情感寄托。

沈佺期

154首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上巳日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良辰南苑畅登临,婉娩青春即渐深。蛾月一痕刚挂汉,莺时几树欲笼阴。悦怀诗境无边富,蓄眼韶光底用寻。猎罢佽飞陈马技,聊徵故事射华林。
古歌
汉·两汉乐府
高田种小麦,终久不成穗。男儿在他乡,焉得不憔悴。
幽居遣怀三首(其三)
宋·陆游
习气深知要扫除,时时褊忿独何欤。呼童不应自生火,待饭未来还读书。世态讵堪闲处看,俗人自与我曹疏。作诗未必能传后,要是幽怀得小摅。
峨眉云
明·谢迁
南望峨眉峰,去天不盈咫。东来千万叠,巍然独尊峙。旦时或兴云,云兴雨随至。瞻望倚方隅,膏泽被遐迩。比来夏秋交,妖魃忽为厉。旱暵动旬月,赤地几千里。山云杳无踪,乡民愁欲死。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