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宿
写景
春天
咏物
赞美
林间鸟鸣
地点
望春宫
芳草
风光

译文

在芳香的郊野,绿草如茵,春日晴朗,复道的离宫中却升起了烟雾。
杨柳枝条万千,花儿似乎即将绽放,葡萄藤蔓初生,蜿蜒缠绕。
林间的香气与酒气相互交融,鸟儿婉转的鸣叫声与歌声各自成韵。
一定是这美丽的风光牵扯着人们留连忘返,期待着明天还能来到昆明继续享受这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融合了自然美与人文趣味。诗中“芳郊绿野散春晴”一句,以“芳郊”指代郊外美丽的地方,“绿野”则是春天万物复苏的写照,“散春晴”表达了春日晴朗的气氛,给人以舒畅之感。接着,“复道离宫烟雾生”一句,则透露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复道”意味着重新走上一条路,而“离宫”暗示诗人可能是一位官员或贵族,他们在春日中离开了喧嚣与束缚,寻求心灵的解放。这里的“烟雾生”更添几分神秘和梦幻色彩。随后,“杨柳千条花欲绽,蒲萄百丈蔓初萦”一段具体描写了春天植物的生长情状。“杨柳”指的是垂柳和杨树,这里的“千条花欲绽”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它们在春风中绽放的美丽景致。而“蒲萄百丈蔓初萦”则描绘了藤本植物如葡萄、菠菜等攀援缠绕的情状,传达出生长蓬勃之势。再往下,“林香酒气元相入,鸟啭歌声各自成”一句,让人感受到诗中融合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意趣。“林香”指的是树木散发的清新芬芳,而“酒气元相入”则表明诗人和同伴们在春日里饮酒作乐,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美好时光。同时,“鸟啭歌声各自成”则是对鸟儿欢唱的情景描写,展示了一个充满生命活力与和谐共生的画面。最后,“定是风光牵宿醉,来晨复得幸昆明”一句,则表达了一种心旷神怡、沉浸于自然美景中的情感。“定是风光牵宿醉”暗示诗人在昨日的游历中已经被那春天的美景所陶醉,而“来晨复得幸昆明”则意味着清晨时分,诗人再次获得了心灵上的澄明和愉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生活情趣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幅生动活泼的春日画卷,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享受。

沈佺期

154首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集十卷,今编诗三卷。祖籍吴兴(今浙江湖州)。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 沈宋 ”。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

猜您喜欢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馀杭醉歌赠吴山人
唐·丁仙芝
晓幕红襟燕,春城白项乌。只来梁上语,不向府中趋。城头坎坎鼓声曙,满庭新种樱桃树。桃花昨夜撩乱开,当轩发色映楼台。十千兑得馀杭酒,二月春城长命杯。酒后留君待明月,还将明月送.....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登庐山诗二首(其二)
南北朝·鲍照
访世失隐沦,从山异灵士。明发振云冠,升峤远栖趾。高岑隔半天,长崖断千里。氛雾承星辰,潭壑洞江汜。崭绝类虎牙,巑岏象熊耳。埋冰或百年,韬树必千祀。鸡鸣清涧中,猿啸白云里。瑶.....
宫词(其十六)
明·张凤翔
禁柳春深草色新,杨花飞趁扑虫人。君王殿上宣名字,旋绾颓鸦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