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林
择
之
欣
木
亭
危
亭
俯
清
川
,
登
览
自
晨
暮
。
佳
哉
阳
春
节
,
看
此
隔
溪
树
。
连
林
争
秀
发
,
生
意
各
呈
露
。
大
化
本
无
言
,
此
心
谁
与
晤
。
真
欢
水
菽
外
,
一
笑
和
乐
孺
。
聊
复
共
徜
徉
,
殊
形
乃
同
趣
。
写景
山水
春天
抒情
情感
友情
佳节
真乐
译文
我登上一座高亭,俯瞰清澈的河流,早晚都来此观赏景色。
这里的阳春佳节真不错,可以看到对面溪边各种各样的树木。
树林中树木都争相开放,展现出勃勃生机。
自然规律本就无需言语,但这份心意又有谁能理解呢?
真正的欢乐在平凡的生活中,只要心怀喜悦,就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我们在这里悠闲地漫步,虽然形状不同,但趣味相同。
赏析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朱熹所作,名为《题林择之欣木亭》。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感悟。首句“危亭俯清川,登览自晨暮。”描绘了一座高耸的亭子俯瞰清澈的河流,无论是在清晨还是傍晚,都能在此登高远眺,享受自然之美。接着,“佳哉阳春节,看此隔溪树。”春日阳光明媚,诗人欣赏着对岸的树木,感受春天的气息。“连林争秀发,生意各呈露。”树木竞相生长,生机勃勃,每一棵树都展现出自己的独特魅力。诗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与生命力。“大化本无言,此心谁与晤。”宇宙的变化虽无声,但诗人心中却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理解。“真欢水菽外,一笑和乐孺。”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快乐,如同孩童般简单纯粹,诗人在这里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聊复共徜徉,殊形乃同趣。”即使形态各异,但人们都能在自然中找到共同的乐趣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朱熹
1440首
朱熹(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朱熹的理学思想对元、明、清三朝影响很大,成为三朝的官方哲学,是中国教育史上继孔子后的又一人。朱熹十九岁考中进士,曾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