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
写景
抒情
佳节
春天
写景
情感
亲情
城市

译文

在佳节的时候,没有禁止金吾不禁的夜禁,鳌山各处都在争奇斗艳。
笙歌之声响彻,让人觉得春色如海,灯火通明的人们甚至忘记了月亮还在天上。
人们喝醉了酒,欢声笑语传遍每家每户,玩抛毬等雅致的戏乐来欢度美好的年华。
回家后,姐妹们还在一起喧笑,通过猜谜传来了五彩的诗笺。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吴宗爱的《元宵》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热闹景象。首句“佳节金吾全不禁”,写出了节日里禁令解除,人们可以尽情欢乐的气氛。"鳌山处处斗鲜妍",鳌山是元宵节常见的彩灯装饰,此处形容其繁花似锦,争奇斗艳。接下来,“笙歌地觉春如海”运用比喻,生动描绘了音乐与歌声如潮水般涌动,仿佛春天的海洋,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息。“镫火人忘月在天”则描绘了明亮的灯笼和人们的欢笑声中,人们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甚至忘记了夜晚的月亮。“醉酒欢声闻比户”进一步渲染了欢乐的氛围,家家户户传出醉人的笑声。"抛毬雅戏乐韶年"描述了抛绣球游戏的习俗,年轻人借此娱乐,度过美好的青春时光。最后,“归家姊妹馀喧笑,猜谜传来五色笺”以家庭团聚的温馨场景收尾,姐妹们带着欢笑回家,还传递着各种彩色的谜语,增添了节日的趣味和文化内涵。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元宵节的喜庆、热闹和家庭的和睦,富有生活气息和传统韵味。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