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
香
二
姊
将
以
次
子
为
余
嗣
志
感
汤
饼
清
欢
会
九
秋
,
试
啼
早
欲
卜
英
遒
。
人
言
似
舅
夸
无
忌
,
我
觉
生
儿
羡
莫
愁
。
不
是
悲
愉
关
骨
肉
,
谁
能
户
牖
代
绸
缪
。
添
丁
欲
向
先
夫
告
,
好
慰
苍
凉
土
一
抔
。
悼亡
亲情
抒情
秋节
译文
汤饼的欢聚在九秋时节,我早早地试啼声想要预测未来的英才之路。
人们都说像我舅舅一样无拘无束地夸赞是可以的,我觉得新生儿的可爱让我羡慕无愁无虑的生活。
这并非是关于骨肉之情的悲伤或喜悦,谁能像我一样在家中承担起生活的繁琐与情感交织的复杂呢?
想要向已故的丈夫报告新增了儿子的喜讯,这好让他在九泉之下得到慰藉。
赏析
这首清代吴宗爱的《翠香二姊将以次子为余嗣志感》描绘了一幅家庭欢聚的温馨场景,同时也蕴含着深沉的情感。首句“汤饼清欢会九秋”,通过“汤饼”(古代婴儿出生后的庆祝食品)和“九秋”(指秋季,寓意丰收和吉祥),展现了家庭成员在新生命的到来时的喜悦与庆祝。“试啼早欲卜英遒”描述了新生儿初生时的啼哭,似乎预示着他未来会有坚韧不拔的性格。“人言似舅夸无忌”,众人以舅舅的形象来赞美孩子的开朗无畏,而诗人自己则表达出对孩子的羡慕,认为他像莫愁女一样令人羡慕。“不是悲愉关骨肉”一句,诗人强调这份喜悦并非单纯来自骨肉亲情,而是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谁能户牖代绸缪”,诗人感慨无人能代替他在亡夫面前分享这份添丁之喜,表达了对亡夫的怀念和对新生生命的寄托。最后,“添丁欲向先夫告,好慰苍凉土一抔”直抒胸臆,诗人希望能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已故的丈夫,以此来安慰他在地下的一片孤魂,流露出对亡者的深深思念和对新生希望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家庭的欢乐,又有对逝者的缅怀,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念奴娇·中秋对月,次李汉老韵三阕(其五)十六岁作
明·夏言
隔岁佳期,向此夜、试把金尊斟绿。据我胡床三弄笛,簌簌桂华零粟。光满璚楼,寒生银瓦,是处神仙屋。虚檐影转,坐夜风动庭竹。露华冷浸衣巾,银潢低泻,倒挂长空瀑。何处萧声惊鹤梦,.....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离骚
先秦·屈原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折槛行
唐·杜甫
呜呼房魏不复见,秦王学士时难羡。青衿胄子困泥涂,白马将军若雷电。千载少似朱云人,至今折槛空嶙峋。娄公不语宋公语,尚忆先皇容直臣。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