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怀
鸿
抒情
怀思
写景
节令
寒暑
情思
感情交流

译文

时光荏苒日月轮转,不知不觉中寒暑已经交换流易。
昔日的好友都已经离我而去,距离相隔如此遥远,不再有联系。
房屋自然会带来风声,门户庭院没有了行人的足迹。
芦苇在床下生长,蜘蛛结网遍布在四壁。
内心充满了对逝去友人的思念,对眼前之物的感慨愈发强烈。
游荡的雁群成双成对地飞翔,归来的鸿雁知道同伴的翅膀即将相接。
如果有机会再次见到那位君子,就不要白白地让我们相互隔绝。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时光流逝、友情消逝的哀愁与对远方友人的思念。诗人通过自然景象和日常生活细节,如风吹过空房、蜘蛛在四壁结网,以及床下生长的芦苇,营造出一种孤寂与落寞的氛围。他以雁群比翼飞翔、归鸿并肩而飞的形象,反衬出自己与友人相隔遥远,无法相聚的无奈与悲凉。“荏苒日月运,寒暑忽流易。” 开篇即点明时间的流逝,岁月如同流水般迅速过去,暗示着时光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同好逝不存,迢迢远离析。” 接着表达友情的消逝,昔日的好友如今已不在身边,彼此相隔遥远,难以相聚。“房栊自来风,户庭无行迹。” 描述空荡的房屋中只有风吹过,没有友人的踪迹,进一步强调了孤独与寂寞。“蒹葭生床下,蛛蝥网四壁。” 通过自然界的植物与昆虫活动,象征着生活的单调与静寂,同时也暗含着对友人离去后生活状态的描述。“怀思见不隆,感物重郁积。” 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念与情感的累积,因无法见到友人而感到更加沉重的忧郁。“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 这里以雁群和归鸿为喻,雁群比翼飞翔,归鸿并肩而飞,象征着友人间的亲密与和谐,与诗人自身处境形成鲜明对比,突显出分离之痛。“来哉彼君子,无然徒自隔。”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的呼唤与期盼,希望友人能前来相聚,消除当前的孤独与隔阂。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友情消逝时的哀愁与思念,以及对相聚的渴望与期待。

张华

49首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张华进封广武县侯,因声名太盛而出镇幽州,政绩卓然。后入朝任太常。晋惠帝继位,任太子少傅,因功拜右光禄大夫,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后封壮武郡公,又迁司空。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害,享年六十九岁。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猜您喜欢

次韵同年诸公环碧叙同年会(其一)
宋·陈造
天瓢挹注拱仙官,更阅诗仙锦绣端。离合不忘车笠誓,留传当并画图看。玄谭想有蛟龙听,得醉仍均客主欢。俛仰谪仙三百载,从知乐事继今难。
雪作儿童以衣袖盛之如柳花状
宋·朱翌
六花几岁不来南,大似优昙欲遇难。瓦响急倾鲛鮹颗,袖宽先得柳花团。莫忧荔子明年少,已是梅英向腊残。骨冷魂清北风里,更临江槛俯惊湍。
幽居有感
元·曹之谦
閒居仍地僻,门闭草莱深。车马无还往,诗书有讨寻。严霜催岁晚,破屋觉寒侵。计拙烦亲旧,谁能数赐金。
岁晏同左生作
唐·韦庄
岁暮乡关远,天涯手重携。雪埋江树短,云压夜城低。宝瑟湘灵怨,清砧杜魄啼。不须临皎镜,年长易凄凄。
江南好·寄海升六弟
清·张秀端
长相忆,三楚旧游时。一舸倚蓬看碧岫,双柑携酒听黄鹂。绕膝共娱嬉。
旅怀呈德济堂同年
清·多隆阿
才觉凉风袭碧纱,空堂老树集昏鸦。閒从窗下听风叶,也似春前感落花。诗写性情存旧草,水分甘苦试新茶。飘蓬燕韨勾留久,旅馆萧条不是家。
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
宋·贺铸
高风荡河汉,白露被寒菊。下有络纬虫,凄酸生意促。华年不相待,去我何流速。老步失腾骧,短辕甘局蹙。伊人濮阳秀,方厌折腰辱。仕道塞榛芜,低徊避蚖蝮。邯郸古都会,陈迹武灵筑。兴.....
初夏
宋·戴复古
等闲过了一年春,雨后风光夏景新。试把樱桃荐杯酒,欲将芍药赠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