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
宫怨
抒情
怀古
哲理
母爱
赞颂

译文

先生统领伟大事业,玄妙的教化逐渐传至八方。
仪轨刑罚使万邦信服,内在的教化兴盛于壶闱之中。
皇英留下帝王的规范,大雅之中咏叹三妃的故事。
持有德行来宣扬教化,端正位置以治理国家的要务。
包含着美德的智慧且体态柔顺,遵循礼仪遵循恭敬谦逊的原则。
螽斯广泛传播慈爱与恩惠,樛木的恩泽延伸至幽微之处。
美好的时代与和煦的清风相伴随,高尚的情操远超古人,难以追及。
留下的荣光与日月同辉,百世之后仍仰慕其光辉。

赏析

这首诗是魏晋时期诗人张华对晋朝中宫的赞颂之作。诗中以“先生统大业”开篇,赞美了晋朝中宫在治理国家上的卓越才能和深远影响。接着,“玄化渐八维”描绘了中宫的德行如玄妙之气,逐渐渗透到四方各地,影响广泛。“仪刑孚万邦,内训隆壶闱”两句,赞扬中宫的仪态与行为赢得了万国的敬仰,其内部的教导也使得后宫充满了尊崇与和谐。“皇英垂帝典,大雅咏三妃”则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强调了中宫在维护皇家尊严和礼仪方面的重要作用。“执德宣隆教,正位理厥机”表明中宫不仅在道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还积极传播高尚的教化,同时在政务上保持公正,处理事务得当。接下来,“含章体柔顺,率礼蹈谦祗”描述了中宫的内在品质,她既温柔又顺从,遵循礼仪,谦逊恭敬。“螽斯弘慈惠,樛木逮幽微”则通过自然界的比喻,表达了中宫的慈爱与恩泽遍及每一个角落,无论显赫还是隐秘之处都得到了关怀。最后,“徽时穆清风,高义邈不追”赞美了中宫在时代中的美德如同清风一般,高洁而深远,难以超越。“遗荣参日月,百世仰馀晖”总结了中宫的功绩,她的荣耀如同日月般永恒,后世都将仰望并铭记她的光辉。整首诗通过对晋朝中宫的赞美,展现了古代中国对于理想君主形象的崇高追求和美好愿景。

张华

49首
张华(232年-300年),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张华年轻时便多才多艺,受到时人赞赏。在曹魏时历任太常博士、河南尹丞、佐著作郎、中书郎等职,西晋建立后,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他学识渊博、工于书法、记忆力极强,被比作子产。后拜中书令,加散骑常侍,与杜预坚决支持建晋武帝司马炎伐吴,战时任度支尚书。吴国灭亡后,张华进封广武县侯,因声名太盛而出镇幽州,政绩卓然。后入朝任太常。晋惠帝继位,任太子少傅,因功拜右光禄大夫,累官开府仪同三司、侍中、中书监,被皇后贾南风委以朝政,张华尽忠辅佐,使天下仍然保持相对安宁。后封壮武郡公,又迁司空。永康元年(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张华被杀害,享年六十九岁。张华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张华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张华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西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西汉留侯张良的十六世孙,唐朝名相张九龄的十四世祖。工于诗赋,词藻华丽。编纂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隋书·经籍志》有《集》十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张茂先集》。雅爱书籍,精通目录学,曾与荀勖等人依照刘向《别录》整理典籍。《宣和书谱》载有其草书《得书帖》及行书《闻时帖》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