饯
唐
州
高
使
君
赴
任
外
牧
资
贤
守
,
斯
人
奉
帝
俞
。
淮
南
膺
建
隼
,
渭
北
暂
分
符
。
坐
叹
烟
波
隔
,
行
嗟
物
候
殊
。
何
年
升
美
课
,
回
首
北
城
隅
。
送别
写景抒情
地点
赞美
离别情感
译文
朝廷派遣有才德的官员去边疆,这位贤者遵从皇帝的旨意前往。
他被委以重任镇守淮南,暂时与渭北的同僚分别。
我坐在这里感叹被烟波阻隔的遥远,出行后又感慨各地气候各异。
何时他能因政绩优异而升迁,那时我将回望我们分别的北城角落。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出行和离别之情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外牧资贤守,斯人奉帝俞”可解为诗人在离开前向贤能的牧民学习管理之道,同时也有对君主的忠诚和期望。其次,“淮南膺建隼,渭北暂分符”则是在形容诗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可能是指出发前在淮南一带停留,准备行装,而“渭北”则是即将到达的目的地,表明了空间上的转移。中间两句,“坐叹烟波隔,行嗟物候殊”,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坐在那里时,看到水面上的烟波,不禁叹息;走在路上时,又发现每个季节都有不同的景象,这些都让诗人的心情变得更加复杂。最后,“何年升美课,回首北城隅”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和对过去的眷恋。诗人询问何时能够完成自己美好的任务,同时也在回头看那些已经离开的地方,有着不舍之情。整体来看,这段诗句通过细腻的情感抒发和生动的地理描写,展现了诗人出行前的复杂心境。
马怀素
12首
寓居江都,少师事李善。家贫无灯烛,昼采薪苏,夜燃读书,遂博览经史,善属文。举进士,又应制举,登文学优赡科,拜郿尉,幼时家境贫寒,苦读经史。擢进士第,累迁御使。开元初,为吏部侍郎,加银青光禄大夫,累封常山县公。兼昭文馆学士,四迁左台监察御史。有诗作《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酒字》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饮村店夜归二首(其一)
宋·陆游
致主初心陋汉唐,暮年身世落农桑。草烟牛迹西山外,又卧旗亭送夕阳。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次韵和康丈真率之集
宋·林季仲
行步敧危老病身,胜游那敢厕荀陈。试思珠履三千客,何似风雩六七人。雪意迟疑终未决,诗筒来往莫辞频。晓窗新得东君讯,已放梅梢一点春。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袁守范君擢宪副九江赠以是诗
明·严嵩
歌襦棠郡留遗爱,建节霜台拜宠荣。此去威名庐岳重,向来风节秀江清。春城祖席维征骑,晓驿楼船动水程。别后相思何处所,烟消湓浦暮潮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