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
除
索
米
长
安
久
倦
游
,
寂
无
杯
盎
洗
牢
愁
。
岁
除
借
问
除
何
事
,
除
尽
朱
颜
与
黑
头
。
抒情
节日
岁除
忧民
季节
冬季
赏析
这首宋朝石懋所作的《岁除》诗,描绘了诗人于长安长期漂泊后的疲惫心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首句“索米长安久倦游”,以“索米”这一形象化的表达,生动地展现了诗人为了生活奔波在长安的艰辛与疲惫。“久倦游”则直接点明了这种疲惫是长时间累积的结果,不仅仅是身体上的劳累,更是心灵上的疲惫与厌倦。次句“寂无杯盎洗牢愁”,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在这样一个寂静的环境中,诗人渴望通过饮酒来排解内心的愁苦,但现实却是“寂无杯盎”,即没有酒可饮,无法借助酒精暂时忘却忧愁。这里的“杯盎”不仅指代了酒具,更象征着诗人寻求慰藉的方式,而“洗牢愁”则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饮酒来消除心中沉重的忧愁的愿望。第三句“岁除借问除何事”,在辞旧迎新的时刻,诗人提出了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意的问题——“除何事”。这里的“除”字,既指代了岁末的清扫仪式,也暗含了诗人对于过去一年中发生的事情的反思。他似乎在询问自己,这一年究竟发生了什么,是否有什么值得庆祝或反思的事情。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敏感和对于生活意义的思考。最后一句“除尽朱颜与黑头”,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随着岁月的流逝,诗人的青春(朱颜)逐渐消逝,白发(黑头)渐渐增多,这不仅是生理上的变化,也是对时光无情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这句话以鲜明的对比,形象地展示了时间对人生命运的影响,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未来的忧虑。综上所述,《岁除》诗通过对诗人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时间、生命、生活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幅充满哲理意味的画面,引人深思。
猜您喜欢
独游南静川
宋·王禹偁
高车岭上无人见,南静川中信马行。多谢仙娥相管顾,远擎松雪助诗情。
秋日圆明园即景
清·爱新觉罗·弘历
红叶千林似锦张,秋容端不让春光。南轩日暖帘初捲,曲沼波寒鱼半藏。战雨晚桐漏疏影,冒霜早菊先重阳。平添诗客三分兴,熟境应忘若个忘。
岁暮怀人(其二十)
清·黄景仁
乌丝阑格鼠须描,爱我新诗手自抄。莫怪年来抛韵语,此生无分比文箫。
乙未除夕有以守岁烛相饷戏占
明末清初·彭孙贻
绛蜡携相赠,空亝暝色开。不知残腊尽,止觉寸心灰。刻句吟难就,追游兴未回。灯花应解笑,此夕鬓丝催。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与李唐谷话旧
明·黄公辅
重逢旅邸喜披襟,十四年来共此心。老我头颅雪鬓改,凭君樽酒夜谈深。裘裾袄袭春风照,帘影光横斗气侵。移席看灯酣还醒,总因吾道重球琳。
岁暮感怀
宋·王禹偁
岁暮山城放逐臣,老从霄汉委泥尘。公卿别后全无信,兄弟书来祇说贫。眼看青山休未得,鬓垂华发摘空频。文章气概成何事,沾惹虚名误此身。
献岁书情
唐·裴夷直
白发添双鬓,空宫又一年。音书鸿不到,梦寐兔空悬。地远星辰侧,天高雨露偏。圣期知有感,云海漫相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