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陈
孟
敷
耕
图
野
情
鱼
鸟
边
,
孤
兴
寄
秋
田
。
霜
降
黄
花
酒
,
山
空
白
日
眠
。
云
根
缃
帙
散
,
林
杪
桔
槔
悬
。
予
亦
栖
栖
者
,
遥
知
沮
溺
贤
。
写景
秋天
田园
抒情
赞美
节气
霜降
写鸟
译文
在野情浓厚的地方与鱼鸟相伴,孤高的兴趣寄于秋日的田地。
霜降之时饮黄花酒,在山间白日里安眠。
云根旁的书籍散乱,林梢上桔槔悬挂。
我也是个奔波劳碌的人,远远地知道沮溺之人的贤德。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陈孟敷耕图》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首句“野情鱼鸟边”,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将自己与鱼鸟为伴,流露出一种闲适的野趣。次句“孤兴寄秋田”则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情怀,寓情于秋田之中,透露出淡淡的孤寂。“霜降黄花酒”写的是秋季霜降时节,诗人独自品酒赏景,黄花点缀的酒更显秋意浓厚。接下来,“山空白日眠”描绘了诗人躺在山间,沐浴着秋日阳光,享受着宁静的时光,生活节奏悠闲自在。“云根缃帙散”中的“缃帙”指书籍,暗示诗人可能在阅读或思考,而“散”字则暗含心境的放松。最后一句“林杪桔槔悬”进一步描绘了农耕生活的细节,桔槔是古代灌溉工具,挂在树梢,显示出农事的繁忙和生活的简朴。结尾“予亦栖栖者,遥知沮溺贤”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尘世,但内心向往着像古代隐士沮溺那样淡泊名利的生活,表达出对简朴生活的敬仰和自我期许。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欣赏和对理想人格的追求。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您喜欢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江汉
明·蒋主孝
江汉同流接混茫,萧萧芦荻雁南翔。姓名不到公卿府,泉石喜游君子乡。青眼昔年羞阮籍,白头今日老冯唐。思乡怀古浑閒事,酾酒椎牛兴自长。
高宗皇帝挽词(其三)
宋·韩彦质
八秩归希有,三灵感具衣。鼎湖龙已远,汾水雁空飞。羽卫愁无色,风云惨不晖。惟馀功与德,千古叹巍巍。
临清柳枝词三首(其三)
明·董谷
行行檐树碧阴森,绿户朱帘粉堵深。睡起日高无一事,紫囊惟费买花金。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