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山水田园
怀古抒情
地点
动物
自然景观

译文

我有数亩大小的空闲园子穿着粗布衣服,居住在薜萝深处,远离了市井的喧嚣。
在别墅中酒醒后,听到寒猿的叫声,客人散去后,空林中只剩下夜晚飘落的树叶。
翠绿的石壁和红色的泉水划分出一条小路通向采药的地方,清澈的池水和洁白的石头映照着简陋的柴门。
长安的道路上有很多车马往来,为什么人们还要回到郊外田园,放下世俗的纷扰呢?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题处士山房》描绘了一幅宁静淡泊的隐居生活画面。首句"数亩闲园一布衣",简洁地勾勒出主人公在几亩田园中过着朴素生活的形象。"薜萝深处市声稀"进一步强调了远离尘嚣的环境,藤蔓植物环绕,城市的喧嚣声在这里变得稀疏。"酒醒别墅寒猿啸,客散空林夜叶飞",通过写酒醒时分听到山中猿猴的啼鸣和夜晚林间落叶纷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凄清的氛围,反映出主人的孤独与闲适。"翠壁红泉分药径,清池白石映柴扉",细致描绘了山房周围的自然景观,青翠的石壁、红色的泉水、清澈的池塘和白色的石头,构成了一幅色彩鲜明的画卷,展现出主人对自然的亲近和对简朴生活的热爱。最后两句"长安道上多车马,何事丘园便息机"则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都市繁华与山林宁静的感慨。诗人询问为何在这样的世外桃源,能让人抛却尘世的纷扰,达到内心的宁静。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王恭

1328首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您喜欢

峡州东山
宋·陆游
十年不踏东山路,今日重为放浪行。老矣判无黄鹄举,归哉惟有白鸥盟。新秧刺水农家乐,修竹环溪客眼明。已驾巾车仍小驻,绿萝亭下听莺声。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寻阳紫极宫感秋作
唐·李白
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懒从唐生决,羞访季主卜。四十九年非,一往不可复。野情转萧洒,世道有翻覆。陶.....
出游
宋·陆游
举世谁能伴我闲,出游随处一开颜。系船扛鼎将军庙,秣蹇流觞内史山。小市况经摇落后,高城回望莽苍间。归来灯火湖塘晚,指点柴门未上关。
野望
唐·杜甫
金华山北涪水西,仲冬风日始凄凄。山连越巂蟠三蜀,水散巴渝下五溪。独鹤不知何事舞,饥乌似欲向人啼。射洪春酒寒仍绿,目极伤神谁为携。
习池晨起
唐·皮日休
清曙萧森载酒来,凉风相引绕亭台。数声翡翠背人去,一番芙蓉含日开。茭叶深深埋钓艇,鱼儿漾漾逐流杯。竹屏风下登山屐,十宿高阳忘却回。
山谷流杯池
清·顾印愚
锁江亭中一杯酒,坐看江云自奔走。涪翁去后七百年,尚爱新诗满人口。我来戎州秋复春,却闭空斋卯还酉。逝将著屐访遗迹,偶厌褰裳涉清浏。谁令突兀忽眼前,乐事今朝古无有。横江绝壁栖.....
次江州王知府叔坚韵(其六)
宋·张孝祥
谷帘酿酒极清美,风味大似主人翁。我有一尊正倾写,却思烟雨庾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