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线
殿
鸿
写景
怀古
地点
情感
思乡
节气
秋节
寒云落木
山水
宫怨

译文

身为使者来到祁阳逢至日,县庭里排列着班次朝见天光。
立刻感受到宫中温暖的氛围,正想象着风中飘来的合殿之香。
边塞的马应该因雨雪而疲惫,江边的鸿雁传书却无法抵达衡山湘水之间。
寒云和落叶催生了深深的忧愁,我望着远方的魏阙和沧洲,思绪万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长至日使节在祁阳遇到皇帝出行的情景,展现了浓厚的宫廷氛围与宏大的历史背景。首联“使节祁阳逢至日,县庭班列觐天光”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庄严的场景:使节在祁阳遇到了皇帝出行的日子,县庭上排列着班列,迎接天子的光辉。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节日的隆重,也体现了对皇权的敬畏。颔联“即看暖入深宫线,正想风飘合殿香”进一步渲染了宫廷的温暖与香气,暗示了皇帝出行带来的祥和与尊贵。通过“暖入深宫线”和“风飘合殿香”,诗人巧妙地将视觉与嗅觉相结合,营造了一种既温馨又庄重的氛围。颈联“塞马力应疲雨雪,江鸿书不到衡湘”则转而描述边塞的艰苦与通信的不便。这里运用了“塞马力”和“江鸿书”的意象,形象地表现了边疆将士在恶劣天气下的劳苦以及信息传递的困难,反映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矛盾。尾联“寒云落木催愁剧,魏阙沧洲引睇长”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局势的忧虑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通过“寒云落木”和“魏阙沧洲”的对比,诗人抒发了对国家安危的关切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这里的“引睇长”更是将情感推向了深处,让人感受到一种深远的忧思。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长至日皇帝出行的宏大场面,同时也深刻揭示了边疆的艰苦与家国情怀的复杂性,是一首兼具历史感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