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写水
写秋
情景交融

译文

译文:夜色中的鸟儿突然惊起急速飞翔,一叶孤舟在晨曦中启程。
译文:船桅如牙一般插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白亮,帆布在轻风的吹拂下轻轻摇动。
译文:云层散开,千山万峰展现在眼前,秋意在细雨的洗礼中渐渐浓郁起来。
译文:靠在船栏上,没有谁能与我交谈,我蓬头垢面地凝望着天空的参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时分,船只在江面上航行的景象,充满了动态与静谧之美。首联“瞑鸟惊飞急,孤舟犯晓行”,以“瞑鸟”之惊飞,衬托出清晨的宁静与突然的动静转换,孤舟在晨光中破晓前行,营造出一种孤独而坚韧的氛围。颔联“柂牙侵月白,帆腹受风轻”,通过“柂牙”(舵)与“帆腹”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船只在月光下航行的情景,以及风力对帆的影响,既具体又富有画面感。颈联“云破千峰出,秋随一雨生”,描绘了云层散开后,千山万岭显露的壮丽景象,以及一场秋雨过后,秋天的气息随之而来,既表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尾联“倚樯谁共语,蓬首看参横”,诗人独自倚靠在船舷上,四周寂静无声,只有头顶的星辰为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考。同时,“参横”这一意象,不仅点明了时间的流逝,也象征着夜晚的深沉与寂静。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清晨江面的独特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有个人思绪的流露,是一幅生动的水乡晨行图。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