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
共
见
和
前
诗
次
韵
为
谢
(
其
三
)
人
把
江
瑶
比
荔
枝
,
枇
杷
楟
奈
更
何
疑
。
桄
榔
叶
外
和
烟
树
,
想
得
青
红
半
熟
时
。
咏物
写景
季节
咏果
江边风光
夏天
译文
第一句“人把江瑶比荔枝,枇杷楟奈更何疑”可以翻译为:人们把江瑶(一种贝类)比作荔枝,认为它们相似之处非常明显,对枇杷、楟果、奈果之类的果实也没有任何疑虑。
第二句“枘榔叶外和烟树,想得青红半熟时”可以翻译为:想象着枘榔树之外的那些绿树间弥漫着淡淡的烟雾,看到树上的青红果实仿佛已经熟了一半的情景。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水果的丰饶与美丽。诗人巧妙地将江瑶与荔枝相比较,不仅展现了江瑶的珍贵与甜美,也暗示了它与荔枝相似的品质与口感。接着,诗人列举了枇杷、楟奈等其他水果,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层次感,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些水果的赞美之情。“桄榔叶外和烟树”,这一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桄榔树在烟雾缭绕中显得更加神秘而迷人,仿佛置身于一幅水墨画之中。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不仅展现了水果生长环境的自然之美,也暗示了这些水果在大自然怀抱中的和谐共生状态。“想得青红半熟时”,这句诗则充满了期待与想象,让人仿佛能够感受到果实从青涩到成熟的美妙过程。这种对成熟时刻的憧憬,不仅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蕴含了对生活丰富多样性的欣赏与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南水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每一句都充满了诗意与想象力,让人在阅读中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片土地上的生机与活力。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忆江渎池庐
清·顾印愚
藕根迸水青钱小,竹箨铿林绿襁斑。初夏池塘忘不得,乱书重叠对西山。
旅舍
宋·陆游
寺钟吹动四山昏,系缆来投江上村。木落不妨生意足,水归犹有涨痕存。炉红手暖书差健,鼎沸汤深酒易温。勿为无年忧寇窃,狺狺小犬护篱门。
夏夜奉怀景文路分
宋·释道潜
曾櫩霁晚雨,馀响犹滴沥。天风吹浮云,入夜已无迹。月波泛脩竹,滟滟流几席。兰膏灭众炬,凉气满四壁。蕙烟擢铜炉,暗触鼻端息。藜床但危坐,万想本空寂。肺肝既冷然,纨扇亦暂释。将.....
波光亭
宋·王庭圭
绕亭春水縠纹生,拍岸风微镜面平。日破浪花摇柱础,影浮山翠落檐楹。鱼跳莲叶东西动,月涌金盆表里明。夜久光凝收绿净,冷涵星汉逼人清。
百字令·海棠
清·杨继端
彩丝谁绾,似红儿待聘,锦帏春锁。粉本燕支争画到,无比轻盈婀娜。弱不经风,娇还带雨,春有痕难裹。玉纤摘去,绛雪飞上钗朵。早又时节中和,清明渐近,香减熏奁火。欲系好春无气力,.....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公事后禁门三首(其一)
明·蔡羽
龙輴金铺丽,蜚廉贝阙县。燕藏朱户网,花隔绮疏烟。刻漏虚银箭,宫槐积翠钱。瑶台夜夜月,不复妒婵娟。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