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
写水
怀古
抒情
哲理
秋节
怀事
风景
怀人
感叹
佳节未遇
赞美长江
描述事难

译文

长江之水自顾自地闪耀着光芒,太阳之神想要与风进行抗争。
汹涌的浪涛拒绝接受水犀弩的攻击,巨大的波涛想要卷走冯夷的宫殿。
我要直接进入虎溪口,洗净内心深处云梦大泽般的情怀。
人们说,在上游得到风的力量可以激起风浪,而在下游得风则功效较小。
人生万事大多难以如愿,正需要东风却吹不过来。
在江边的一声叹息都是如此微小的事情,却也因琐事烦扰了天公。
从小时候盼望的事情到老来白首,事情如意的时候往往只有一成。
不如痛快地喝下这风流之泉,夜晚观赏青山与北斗星相接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长江大风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江水的汹涌澎湃,以及风与水之间的激烈竞争。"长江水自光摇空",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长江的壮阔,水光闪烁,仿佛整个天空都在摇曳。接着,“阳侯欲与风争雄”一句,将江水拟人化,赋予其人格化的特征,展现出一种勇猛和挑战的精神。“涛头不受水犀弩,鲸波欲卷冯夷宫”,进一步描绘了江面波涛汹涌,巨浪翻滚,仿佛连神话中的海神宫殿也无法抵挡。诗人通过这些形象的比喻,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宏伟与壮观。“径须便入虎溪口,净洗平吞云梦胸”,表达了诗人想要深入探索这种自然奇观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豪迈与豁达。接下来,“人言上水得风浪,下水得风终少功”则引出了对人生际遇的感慨,指出在不同的环境中,人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各不相同。“平生万事尽难偶,政要东风渠不东”,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命运多舛的无奈与感慨。最后一句“江边一叹良细事,而亦龃龉烦天公”,则是对生活琐事的轻描淡写,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抒发了诗人对生命、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周紫芝

2047首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儿子周畴。南宋文学家。绍兴进士。高宗绍兴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高宗绍兴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绍兴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的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父子、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著有《太仓稊米集》、《竹坡诗话》、《竹坡词》。有子周畴

猜您喜欢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感皇恩·丐祠居射村作
宋·胡舜陟
乞得梦中身,归栖云水。始觉精神自家底。峭帆轻棹,时与白鸥游戏。畏途都不管,风波起。光景如梭,人生浮脆。百岁何妨尽沈醉。卧龙多事,谩说三分奇计。算来争似我,长昏睡。
苦水题壁
清·李銮宣
黄泥垩屋粪围墙,来自伊吾古战场。客子装车先载水,旅人投店似分房。□更漏静风鸣镝,马角春寒夜陨霜。坐久莫争牢落感,浮生何处不他乡。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和益阳赵宰六首(其四)
宋·廖行之
世治不忘兵,公深爱国情。雄张新汉壁,势压旧吴城。夜月鸣笳肃,秋风列燧平。农耕浑自适,是处亩从横。
在江陵叹年伤老诗
南北朝·鲍照
五难未易夷,三命戒渊抱。方瞳起松髓,赪发疑桂脑。役生良自休,大患安足保。开帘窥景夕,备属云物好。翾翾燕弄风,袅袅柳垂道。池渎乱苹萍,园楥美花草。节如惊灰异,零落就衰老。
再次前韵和治芗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背嵬之军顺昌帜,先声夺人畴不识。不数永嘉八面锋,合撰会昌一品集。天生橡笔擅高文,自织锦机精句律。大才从来难为用,心恻寒泉渫不食。徽之诗句上屏风,玉局恩知超荐汲。戴花尧叟生.....
赵湖州东园杂咏和人韵·宾日
宋·陈文蔚
著眼高时四海空,何须服日脸霞红。清朝坐对升旸谷,万里云烟在古风。